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盂兰
盂兰
yú lán
  • 盂兰的解释
  • 1.见"盂兰盆"。

  • 词语解释:

  • 见“盂兰盆”。盂兰[yúlán]⒈见“盂兰盆”。
  • 引证解释:

  • ⒈见“盂兰盆”。
  • 网络解释:

  • 盂兰盂兰(学名:LecanorchisjaponicaBl.):植株高达33厘米;根状茎肉质,粗5-6毫米。茎纤细,带白色,但果期变为黑色,中下部具4枚鞘;鞘膜质,圆筒状,抱茎,长5-7毫米。总状花序顶生,长4-5厘米,具3-7朵花;花瓣与萼片相似;唇瓣基部有爪,爪的边缘与蕊柱合生成管,管长3.5-4毫米;离生部分近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8-9毫米,3裂。蒴果直立,圆筒形。花期5-7月。
  • 网友释义:

  • 盂兰(学名:LecanorchisjaponicaBl.):植株高达33厘米;根状茎肉质,粗5-6毫米。茎纤细,带白色,但果期变为黑色,中下部具4枚鞘;鞘膜质,圆筒状,抱茎,长5-7毫米。总状花序顶生,长4-5厘米,具3-7朵花;花瓣与萼片相似;唇瓣基部有爪,爪的边缘与蕊柱合生成管,管长3.5-4毫米;离生部分近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8-9毫米,3裂。蒴果直立,圆筒形。花期5-7月。生于林下,海拔约850-1000米。分布于中国福建和湖南,日本也有分布。此花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 汉语大词典:

  • 见“盂兰盆”。《汉语大词典》:盂兰盆(盂兰盆)  拼音:yúlánpén(1).[梵uIIambana]意译为救倒悬。旧传目连从佛言,于农历七月十五日置百味五果,供养三宝,以解救其亡母于饿鬼道中所受倒悬之苦。见《盂兰盆经》。南朝梁以降,成为民间超度先人的节日。是日延僧尼结盂兰盆会,诵经施食。后亦演为仅具祭祀仪式而不延僧尼者。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于汝也。”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三:“盂兰盆正言乌蓝婆挐,此译云倒悬。案西国法,至于众僧自恣之日,盛设佛具,奉施佛僧,以救先亡倒悬之苦……旧云盂兰盆是贮食之器,此言讹也。”(2).指农历七月十五日用于超度亡人的供器。《旧唐书·王缙传》:“代宗七月望日于内道场造盂兰盆,饰以金翠,所费百万。”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元节》:“又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亦省称“盂兰”。唐杨炯《盂兰盆赋》:“陈法供,饰盂兰,壮神功之妙物,何造化之多端!”(3).旧俗用作占测气候的竹器。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故都残暑,不过七月中旬。俗以望日具素馔享先,织竹作盆盎状,贮纸钱,承以一竹焚之。视盆倒所向,以占气候;谓向北则冬寒,向南则冬温,向东西则寒温得中,谓之盂兰盆,盖俚俗老媪辈之言也。又每云:‘盂兰盆倒则寒来矣。’”
  • 英语:

  • Hungry Ghost Festival,Ullambana,
  • 其他释义:

  • 1.见'盂兰盆'。
盂兰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yú

[yú]

〔盂兰盆会〕每逢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佛教徒为超度祖先亡灵所举行的仪式。 ◎ 一种盛液体的器皿:水盂。痰盂。漱口盂儿。

读音:lán

[lán]

指“兰草”和“兰花”:兰艾(“兰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兰谱(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兰有香味,喻情投意合)。兰摧玉折(喻贤人夭折,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死)。 ◎ 古书上指“木兰”。 ◎ 古同“栏”,家畜圈(juàn )。 ◎ 古同“斓”,斑斓。 ◎ 姓。

盂兰造句
1、如今“盂兰胜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其保存价值更大,他相信有助将这风俗文化导入正轨,吸引更多外国游客来港观赏,为香港的旅游业作出贡献。2、枇杷果熟了,百合花已经散谢。白昼蚊鸣的林木荫处,据说能改变其次颜色的盛开的紫阳花也早已枯萎了。梅雨过去,盂兰节的演出到了最后的节目。永井荷风3、据说...
1、昨日,戒台寺在大雄宝殿举行了“盂兰盆会”祈福法会,为前来祈福的广大游客准备了1000余盆结缘菩提树。2、从佛教来说,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在各地寺院所举行的法会,简称为“盂兰盆会”。3、每年农历七月中元节,省道教协会均举办盂兰法会,诵经礼忏,荐祖施幽。4、据说盂兰盆可以解先亡倒悬之苦。5、共有19...
1、在这一天,不仅要放河灯、办盂兰盆会、供奉瓜果,还要祭祖,道士建醮祈祷,同时围绕中元节还有鬼门大开的民间传说。2、许学之谈香港潮人“盂兰胜会”成功申遗。3、农历七月十五是盂兰节正日,而由农历七月初连续举办整月的盂兰胜会更体现了香港人对祖先和逝者的尊敬。4、公元538年,梁武帝在同泰寺举办“盂兰盆斋...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