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盗贼
盗贼
dào zéi
  • 盗贼的解释
  • 1.劫夺和偷窃财物的人。 2.指抢劫偷窃的行为。 3.对反叛者的贬称。 4.指外族入侵者。

  • 词语解释:

  • 盗贼dàozéi。(1)强盗和小偷总称。盗贼[dàozéi]⒈强盗和小偷总称。例盗贼亭武起,问谁多穷民。——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英robber;bandit;embezzler;thief;
  • 基础解释:

  • (名)强盗和小偷的总称。
  • 引证解释:

  • ⒈劫夺和偷窃财物的人。引《周礼·天官·小宰》:“五曰刑职,以詰邦国,以纠万民,以除盗贼。”《荀子·君道》:“禁盗贼,除姦邪。”杨倞注:“盗贼通名,分而言之,则私窃谓之盗,劫杀谓之贼。”今俗称强取曰盗,私偷曰贼。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一折:“俺这犬吠柴门和月待黄昏,只除是盗贼不敢来相近。”⒉指抢劫偷窃的行为。引唐元稹《告畬三阳神文》:“饥饉因仍,盗贼仓卒,閭落焚燔,城市剽拂。”⒊对反叛者的贬称。引《史记·秦始皇本纪》:“其后公卿希得朝见,盗贼益多,而关中卒发东击盗者毋已。”宋陆游《董逃行·读古乐府拟作》:“汉末盗贼如牛毛,千戈万槊更相鏖。”⒋指外族入侵者。引唐陈子昂《上蜀川军事》:“臣伏惟松潘诸军自屯镇以来,於今相继百十餘年,竟未闻盗贼(指吐蕃)大侵而有尺寸之效。”《明史·杨继盛传》:“盗贼(指俺答)伏莽,徒慑国威不敢肆耳,今知朝廷畏怯,睥睨之渐必开。”
  • 网络解释:

  • 盗贼(汉语词汇)盗贼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àozéi。释义为1、盗贼指偷窃和劫夺财物行为的人;2、指抢劫偷窃的行为;3、对反叛者的贬称;4、指外族入侵者。
  • 综合释义:

  • 劫夺和偷窃财物的人。《周礼·天官·小宰》:“五曰刑职,以詰邦国,以纠万民,以除盗贼。”《荀子·君道》:“禁盗贼,除姦邪。”杨倞注:“盗贼通名,分而言之,则私窃谓之盗,劫杀谓之贼。”今俗称强取曰盗,私偷曰贼。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一折:“俺这犬吠柴门和月待黄昏,只除是盗贼不敢来相近。”指抢劫偷窃的行为。唐元稹《告畬三阳神文》:“饥饉因仍,盗贼仓卒,閭落焚燔,城市剽拂。”对反叛者的贬称。《史记·秦始皇本纪》:“其后公卿希得朝见,盗贼益多,而关中卒发东击盗者毋已。”宋陆游《董逃行·读古乐府拟作》:“汉末盗贼如牛毛,千戈万槊更相鏖。”指外族入侵者。唐陈子昂《上蜀川军事》:“臣伏惟松潘诸军自屯镇以来,於今相继百十餘年,竟未闻盗贼(指吐蕃)大侵而有尺寸之效。”《明史·杨继盛传》:“盗贼(指俺答)伏莽,徒慑国威不敢肆耳,今知朝廷畏怯,睥睨之渐必开。”
  • 汉语大词典:

  • (1).劫夺和偷窃财物的人。《周礼·天官·小宰》:“五曰刑职,以诘邦国,以纠万民,以除盗贼。”《荀子·君道》:“禁盗贼,除奸邪。”杨倞注:“盗贼通名,分而言之,则私窃谓之盗,劫杀谓之贼。”今俗称强取曰盗,私偷曰贼。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一折:“俺这犬吠柴门和月待黄昏,只除是盗贼不敢来相近。”(2).指抢劫偷窃的行为。唐元稹《告畬三阳神文》:“饥馑因仍,盗贼仓卒,闾落焚燔,城市剽拂。”(3).对反叛者的贬称。《史记·秦始皇本纪》:“其后公卿希得朝见,盗贼益多,而关中卒发东击盗者毋已。”宋陆游《董逃行·读古乐府拟作》:“汉末盗贼如牛毛,千戈万槊更相鏖。”(4).指外族入侵者。唐陈子昂《上蜀川军事》:“臣伏惟松潘诸军自屯镇以来,于今相继百十馀年,竟未闻盗贼(指吐蕃)大侵而有尺寸之效。”《明史·杨继盛传》:“盗贼(指俺答)伏莽,徒慑国威不敢肆耳,今知朝廷畏怯,睥睨之渐必开。”
  • 国语辞典:

  • 强盗窃贼。盗贼[dàozéi]⒈强盗窃贼。引《周礼·天官·小宰》:「刑职以诘邦国,以纠万民,以除盗贼。」《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像这盗贼横行,全不肯讲究一个弭盗安民的良法。」近响马反警探
  • 辞典修订版:

  • 强盗窃贼。《周礼.天官.小宰》:「刑职以诘邦国,以纠万民,以除盗贼。」《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像这盗贼横行,全不肯讲究一个弭盗安民的良法。」
  • 辞典简编版:

  • 强盗窃贼。 【造句】这一带常有盗贼出没,最好不要前往旅游。
  • 英语:

  • picaroon,robber,wharf rat,cracksman,plunderer,banditry,robbers,thieves and brigands,
  • 其他释义:

  • 1.劫夺和偷窃财物的人。2.指抢劫偷窃的行为。3.对反叛者的贬称。4.指外族入侵者。
盗贼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dào

[dào]

偷窃,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盗窃。盗贼。盗伐。盗掘。盗运。盗卖。盗用。盗名欺世(亦称“欺世盗名”)。 ◎ 偷窃或抢劫财物的人:海盗。强盗。窃国大盗。

读音:zéi

[zéi]

偷东西的人,盗匪:贼人。盗贼。贼赃。贼窝。 ◎ 对人民有危害的人:国贼。民贼。工贼。贼寇。蟊贼。 ◎ 害,伤害:戕贼。“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 邪的,不正派的:贼心不死。 ◎ 狡猾:贼溜溜。 ◎ 副词,很:贼冷。贼亮。贼横(hèng )。

盗贼造句
1、俄亥俄州的一名女士和她的男朋友会控告一家手提电脑追踪公司,该公司为了识别偷了那位女士正在使用的电脑的盗贼,记录了他们两性间赤裸裸的沟通内容。2、今若许倭以数千万之巨款,部库既空,洋债又积,无论若何罗掘,要归竭百性之脂膏,饱寇雠之溪壑,一旦民穷财匮,盗贼乘之而起。3、盗贼的能量系统被重新设计,现在...
1、敌人盗贼现总是会因为扰乱而失去潜行效果.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3、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4、过年了,人们进进出出,满院撒上芝麻秸子,踩...
1、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2、盗贼新天赋的设计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并且现在我们乐意于先透露出一部分关于新天赋的信息。3、破民间盗贼易,破朝中朋党难。熊召政4、多位民警分析,这些钱包很有可能是被盗钱包,盗贼将其中的钱拿...
1、长子谭汉昌、次子谭汉礼,皆为苏州府从八品缉捕使臣,统率军巡火警、缉拿押解盗贼,总是奋勇直前,恪尽职守。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3、他为政从简从易,到任即访民间疾苦、地方利弊,“兴利除害,知无不为”,并尽力赈济鳏寡孤独,对盗贼则严加追捕惩罚。4、昔日高祖...
1、偶有水火、盗贼之灾,则步履艰难,坐以待毙。2、又称当时市无二价,官无狱讼,邑无盗贼,野无饥民,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男女按礼分路而行,牛皮吹上了天。3、与彭越一战后,秦军斩获颇丰,从盗贼处得来的许多东西并不实用,胡壮领了李原的命令,带着一些财物到荥阳去换取秦军急需的粮秣等物品。4、俗语说:"礼义生...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