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睨的意思
睨的拼音
注音 ㄋㄧˋ
部首笔画 5
繁体字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形声
睨的笔顺竖折横横横撇竖横折横横撇折
睨的意思、基本意思
  • HEQN
  • UniCode
    U+7768
  • 五行
  • HVQN
  • 四角号码
    67012
  • 规范汉字
    5434
  • 仓颉
    BUHXU
  • GBK编码
    EDFE
  • 基本解释


    nì   ㄋㄧˋ
    ◎ 斜着眼睛看:睨视。睥睨。
    ◎ 偏斜:“日方中方睨”。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nì 
    〈动〉
    (1) (形声。从目,兒( ní)声。本义:斜视)
    (2) 同本义 [look askance]
    睨,视也。——《说文》
    余与褐之父睨之。——《左传·哀公十三年》
    睨而视之。——《礼记·中庸》
    虽羿逢蒙不能眄睨也。——《庄子·山水》
    相如持其璧睨柱。——《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宋· 欧阳修《归田录》
    (3) 又如:睨注(斜着眼睛注视);睨笑(斜视而笑);睨视(斜视,旁视;傲视)
    (4) 视 [see]
    旨酒一盛兮,余与褐之父睨之。——《左传·哀公十三年》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楚辞·离骚》。玉逸注:“睨,视也。”
    (5) 顾视,回视 [look around]
    (6) 寻视 [look for]
    虑也者,以其知有求也,而不必得之,若睨。——《墨子》
    (7) 窥伺 [peep at]。如:睨望(窥望)
    (8) 偏斜 [incline to one side;slant]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庄子》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中】【目字部】 睨;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811第08(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集韻】【韻會】𠀤研計切。音詣。【說文】袤視也。【左傳·哀十三年】余與褐之父睨之。【史記·藺相如傳】持璧睨柱。【屈原·離騷】忽臨睨夫舊鄉。 又禽鳥斜視亦曰睨。【埤雅】禽經曰:雞以嗔睨。【王楙補禽經】鴨以怒睨。 又日斜亦曰睨。【莊子·天下篇】日方中方睨。【衍義】日斜如人睨目。 又人名,睨夫。見【宋史·宗室表】。 又與倪堄通。睤睨,詳睤字註。 又【集韻】吾禮切,詣上聲。義同。

    汉语字典

    [①][nì]
    [《廣韻》五計切,去霽,疑。]
    “倪2”的被通假字。
    (1)视。
    (2)斜着眼(看);斜视。
    (3)顾视;回视。
    (4)寻视。
    (5)窥伺。
    (6)偏斜。
    (7)通“婗”。小儿。

    音韵参考

    [广 韵]:五計切,去12霽,yì,蟹開四去齊疑
    [平水韵]:上声八荠·去声八霁
    [粤 语]:ngai6
    [闽南语]:ge2,ge5,gin5

    字源字形

    睨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