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码碯
码碯
mǎ nǎo
  • 码碯的解释
  • 1.亦作"码瑙"。 2.一种似玉而次于玉的宝石。

  • 词语解释:

  • 1.亦作'码瑙'。2.一种似玉而次于玉的宝石。
  • 基础解释:

  • 亦作/'码瑙/',见/'码碯/'。一种似玉而次于玉的宝石。
  • 引证解释:

  • ⒈亦作“码瑙”。一种似玉而次于玉的宝石。引晋王嘉《拾遗记·高辛》:“码碯,石类也,南方者为之胜。”《新唐书·西域传下·拂菻》:“土多金、银、夜光璧、明月珠、大贝、车渠、码碯、木难、孔翠、虎魄。”宋苏轼《赠常州报恩长老》诗之一:“碧玉碗盛红码瑙,井花水养石菖蒲。”明郎瑛《七修类稿·奇谑三·异宝》:“尝读《春渚纪闻》:‘有人蓄码碯大砚,注水砚间,则水中有一小鯽游泳可爱,去水则无也。’”
  • 综合释义:

  • 亦作“码瑙”。一种似玉而次于玉的宝石。晋王嘉《拾遗记·高辛》:“码碯,石类也,南方者为之胜。”《新唐书·西域传下·拂菻》:“土多金、银、夜光璧、明月珠、大贝、车渠、码碯、木难、孔翠、虎魄。”宋苏轼《赠常州报恩长老》诗之一:“碧玉碗盛红码瑙,井花水养石菖蒲。”明郎瑛《七修类稿·奇谑三·异宝》:“尝读《春渚纪闻》:‘有人蓄码碯大砚,注水砚间,则水中有一小鯽游泳可爱,去水则无也。’”码碯[mǎnǎo]
  • 汉语大词典:

  • 亦作“码瑙”。一种似玉而次于玉的宝石。晋王嘉《拾遗记·高辛》:“码碯,石类也,南方者为之胜。”《新唐书·西域传下·拂菻》:“土多金、银、夜光璧、明月珠、大贝、车渠、码碯、木难、孔翠、虎魄。”宋苏轼《赠常州报恩长老》诗之一:“碧玉碗盛红码瑙,井花水养石菖蒲。”明郎瑛《七修类稿·奇谑三·异宝》:“尝读《春渚纪闻》:‘有人蓄码碯大砚,注水砚间,则水中有一小鲫游泳可爱,去水则无也。’”
码碯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mǎ

[mǎ]

代表数目的符号:码子(a.数目符号;b.圆形的筹码;c.金融界称自己能调度的现款)。号码。页码。价码。 ◎ 计算数量的用具:筹码。砝码。 ◎ 指一件事或一类的事:这是两码事。 ◎ 英美制长度单位,一码等于0.9144米。 ◎ 堆叠:码垛。码放。 ◎ 古同“玛”,玛瑙(亦作“码碯”)。

读音:nǎo

[nǎo]

〔码碯〕见“码”。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