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砂礓
砂礓
shā jiānɡ
  • 砂礓的解释
  • 1.土壤中的石灰质结核体。主要由碳酸钙和土粒结合而成,不透水,大的呈块状,小的颗粒状。华北﹑西北地区常见。

  • 词语解释:

  • 土壤中的石灰质结核体。主要由碳酸钙和土粒结合而成,不透水,大的呈块状,小的颗粒状。华北﹑西北地区常见。砂礓[shājiāng]⒈土壤中的石灰质结核体。主要由碳酸钙和土粒结合而成,不透水,大的呈块状,小的颗粒状。华北、西北地区常见。
  • 引证解释:

  • ⒈土壤中的石灰质结核体。主要由碳酸钙和土粒结合而成,不透水,大的呈块状,小的颗粒状。华北、西北地区常见。引《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砂礓,江南少见,这是黄河留给她的儿女的‘私房’。一个个砂礓蛋,好像鹅鸭卵石上长满疙瘩,大的像鎯头,小的像拳头。”《花城》1981年第3期:“杞柳从不希求沃土、肥泥,它在盐碱砂礓中萌芽吐枝,纤细的身躯像芦竹蒿苇。”
  • 网络解释:

  • 砂礓砂礓(shājiāng)是指岩石风化后经雨水冲刷或由岩石轧制而成的粒径为0.074~2mm的粒料。
  • 汉语大词典:

  • 土壤中的石灰质结核体。主要由碳酸钙和土粒结合而成,不透水,大的呈块状,小的颗粒状。华北、西北地区常见。《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砂礓,江南少见,这是黄河留给她的儿女的‘私房’。一个个砂礓蛋,好像鹅鸭卵石上长满疙瘩,大的像鎯头,小的像拳头。”《花城》1981年第3期:“杞柳从不希求沃土、肥泥,它在盐碱砂礓中萌芽吐枝,纤细的身躯像芦竹蒿苇。”
  • 其他释义:

  • 1.土壤中的石灰质结核体。主要由碳酸钙和土粒结合而成,不透水,大的呈块状,小的颗粒状。华北﹑西北地区常见。
砂礓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shā

[shā]

同“沙”:砂粒。砂纸。砂轮。翻砂(铸造器物的工作)。砂糖。

读音:jiāng

[jiāng]

〔礓石、礓礫〕小石。 ◎ 泛指石头。 ◎ 一种不透水的矿石,块状或颗粒状:砂礓(可做建筑材料)。

砂礓造句
1、安徽农业大学李兵老师介绍,目前使用的农业机械,种一亩地小麦,从灭茬旋耕到播种,要在田里至少搞三四遍,并不适合皖北的砂礓黑土。2、该镇某行政村东200米的砂礓路上发现一无名女尸。3、由于年久失修,阜阳机场设施落后,铁丝网围界、砂礓碎石跑道,只能飞安—2型小飞机。4、几个村民不满地说,“把好好的田地...
1、几个村民不满地说,“把好好的田地卖给砖窑场后,砖窑场把田地挖成一人多深的大坑,有的一直挖到砂礓层,根本没办法再种庄稼。2、全镇目前已修村级砂礓路65千米,柏油路24千米,通硬化道路的村庄152人,自然村道路率达80%。3、刘庆如说,采砂船采砂后,湖底会出现很深的沙坑,留下的砂礓、石块堆积在湖底将...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