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祝币史辞
祝币史辞
zhù bì shǐ cí
  • 祝币史辞的解释
  • 1.祝用币,史用辞。指古代帝王祈求免灾的祭祀典礼。

  • 词语解释:

  • 祝用币,史用辞。指古代帝王祈求免灾的祭祀典礼。祝币史辞[zhùbìshǐcí]⒈祝用币,史用辞。指古代帝王祈求免灾的祭祀典礼。
  • 基础解释:

  • 解释为指古代帝王祈求免灾的祭祀典礼。
  • 引证解释:

  • ⒈祝用币,史用辞。指古代帝王祈求免灾的祭祀典礼。引《左传·昭公十七年》:“日过分而未至,三辰有灾,於是乎百官降物,君不举辟移时,乐奏鼓,祝用币,史用辞。”《左传·成公五年》:“故山崩川竭,君为之不举,降服,乘縵,彻乐,出次,祝币史辞,以礼焉。”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自春秋已下,黷祀諂祭,祝币史辞,靡神不至。”
  • 网络解释:

  • 祝币史辞祝币史辞是四字词语,读音为zhùbìshǐcí,解释为指古代帝王祈求免灾的祭祀典礼。
  • 综合释义:

  • 祝用币,史用辞。指古代帝王祈求免灾的祭祀典礼。《左传·昭公十七年》:“日过分而未至,三辰有灾,於是乎百官降物,君不举辟移时,乐奏鼓,祝用币,史用辞。”《左传·成公五年》:“故山崩川竭,君为之不举,降服,乘縵,彻乐,出次,祝币史辞,以礼焉。”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自春秋已下,黷祀諂祭,祝币史辞,靡神不至。”
  • 汉语大词典:

  • 祝用币,史用辞。指古代帝王祈求免灾的祭祀典礼。《左传·昭公十七年》:“日过分而未至,三辰有灾,于是乎百官降物,君不举辟移时,乐奏鼓,祝用币,史用辞。”《左传·成公五年》:“故山崩川竭,君为之不举,降服,乘缦,彻乐,出次,祝币史辞,以礼焉。”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祝盟》:“自春秋已下,黩祀谄祭,祝币史辞,靡神不至。”
  • 其他释义:

  • 1.祝用币,史用辞。指古代帝王祈求免灾的祭祀典礼。
祝币史辞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zhòu,zhù

[zhòu,zhù]

表示对人对事的美好愿望:祝福。祝寿。祝捷。祝辞。馨香祷祝。 ◎ 古代指男巫。 ◎ 在神庙里管香火的人:祝融。庙祝。 ◎ 断:祝发(fà)(断发,后指僧尼削发出家)。 ◎ 姓。 ◎ 古同“注”,敷涂。

读音:bì

[bì]

交换各种商品的媒介:货币。外币。人民币。币值(货币的价值)。

读音:shǐ

[shǐ]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历史。通史。断代史。近代史。世界史。文学史。史诗。史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史坛。史评。史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史不绝书。 ◎ 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太史。内史。 ◎ 古代官职:刺史。御史。 ◎ 姓。

读音:cí

[cí]

告别:告辞。辞诀。辞行。辞世。辞别。 ◎ 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职。辞呈。 ◎ 躲避,推托:不辞辛苦。辞让。辞谢。推辞。 ◎ 解雇:辞退。 ◎ 同“词”。 ◎ 优美的语言:辞藻。修辞。 ◎ 讲话;告诉:“请辞于军”。 ◎ 文体的一种: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