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秋闱
秋闱
qiū wéi
  • 秋闱的解释
  • 秋天举行考试的场院。特指科举制度的乡试,因在秋季举行,因称。

  • 词语解释:

  • 秋闱qiūwéi。(1)秋天的乡试。秋闱[qiūwéi]⒈秋天的乡试。英autumnexamination;
  • 基础解释:

  • 秋天的乡试。
  • 引证解释:

  • ⒈秋试考场。引宋章璗等《七星岩题名》:“重试秋闈后,同考官合沙刘汉英、清源徐雷开来游。”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乾隆间,粤东诸生谢啟祚年九十八,犹入秋闈。”⒉指秋试。引元黄溍《试院同诸公为主试官作》诗:“右辖升庸日,秋闈献艺初。”《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转眼就是明年秋闈,再转眼就是后年春榜。”
  • 网络解释:

  • 秋闱秋闱,是对科举制度中乡试的借代性叫法。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由于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
  • 综合释义:

  • 是对科举制度中乡试的借代性叫法。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由于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宋章璗等《七星岩题名》:“重试秋闈后,同考官合沙刘汉英、清源徐雷开来游。”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乾隆间,粤东诸生谢啟祚年九十八,犹入秋闈。”指秋试。元黄溍《试院同诸公为主试官作》诗:“右辖升庸日,秋闈献艺初。”《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转眼就是明年秋闈,再转眼就是后年春榜。”
  • 汉语大词典:

  • (1).秋试考场。宋章璗等《七星岩题名》:“重试秋闱后,同考官合沙刘汉英、清源徐雷开来游。”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乾隆间,粤东诸生谢启祚年九十八,犹入秋闱。”(2).指秋试。元黄溍《试院同诸公为主试官作》诗:“右辖升庸日,秋闱献艺初。”《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转眼就是明年秋闱,再转眼就是后年春榜。”
  • 国语辞典:

  • 科举时代在秋季举行的乡试。秋闱[qiūwéi]⒈科举时代在秋季举行的乡试。引《聊斋志异·卷二·陆判》:「未几,科试冠军,秋闱果中经元。」
  • 辞典修订版:

  • 科举时代在秋季举行的乡试。《聊斋志异.卷二.陆判》:「未几,科试冠军,秋闱果中经元。」也称为「秋试」。
  • 其他释义:

  • 秋天举行考试的场院。特指科举制度的乡试,因在秋季举行,因称。
秋闱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qiū

[qiū]

一年的第三季:秋季。秋景。秋水(喻人的眼睛,多指女子的)。秋波(喻美女的眼睛)。三秋(a.指秋收、秋耕、秋播;b.指三年)。秋高气爽。 ◎ 庄稼成熟的时期:麦秋。 ◎ 指一年:千秋万代。 ◎ 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秋。 ◎ 姓。 ◎ 一种运动和游戏用具称“秋千”。

读音:wéi

[wéi]

古代宫室两侧的小门。 ◎ 后妃居处:宫闱。 ◎ 父母居室:庭闱。 ◎ 科举时代称试院:春闱。秋闱。闱墨(清代每届乡试会试的试卷,由礼部选定录取的文章,编刻成书)。

秋闱造句
1、1563年,大明嘉靖四十二年,在朱士仁十六岁的时候,他通过了大明癸亥乙科京城秋闱乡试,获得了举人身份。2、秋闱闻言,当然是毫无异议,而不断的点头哈腰,连连称是。3、秋闱考试共三场,第一场制义七篇已经考完了。4、从此,朱生文思大进,过目不忘,秋闱中魁。5、1563年,大明嘉靖四十二年,在朱士仁十六...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