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窥窬
窥窬
kuī yú
  • 窥窬的解释
  • 1.亦作"窥觎"。亦作"窥逾"。 2.觊觎。 3.希求。

  • 词语解释:

  • 亦作'窥觎'。等待机会,打算有所行动。
  • 基础解释:

  • 亦作/'窥觎/'。等待机会,打算有所行动。
  • 引证解释:

  • ⒈亦作“窥覦”。亦作“窥踰”。⒉觊觎。引三国魏卫觊《汉金城太守殷君碑》:“乃敷权略,奬厉威信,獫狁率服,不敢窥踰。”《文选·王俭<褚渊碑文>》:“桂阳失图,窥窬神器。”吕向注:“窥窬,谓欲有篡逆之心也。”《旧唐书·沉法兴传》:“是时,杜伏威据歷阳,陈稜据江都,李子通据海陵,并握强兵,俱有窥覦江表之志。”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发展时期》:“藎诚既短於才,又不能开诚布公容纳各方意见,军政上根本动摇,致启奸人之窥窬。”⒊希求。引南朝陈徐陵《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觅之者等若牛毛,得之者譬犹麟角。以此之外,何所窥窬。”唐陈子昂《宿空舲峡青树村浦》诗:“委别高堂爱,窥覦明主恩。”
  • 网络解释:

  • 窥窬窥窬,亦作“窥觎”。觊觎。出自《汉金城太守殷君碑》。
  • 综合释义:

  • 亦作“窥覦”。亦作“窥踰”。觊觎。三国魏卫觊《汉金城太守殷君碑》:“乃敷权略,奬厉威信,獫狁率服,不敢窥踰。”《文选·王俭<褚渊碑文>》:“桂阳失图,窥窬神器。”吕向注:“窥窬,谓欲有篡逆之心也。”《旧唐书·沉法兴传》:“是时,杜伏威据歷阳,陈稜据江都,李子通据海陵,并握强兵,俱有窥覦江表之志。”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发展时期》:“藎诚既短於才,又不能开诚布公容纳各方意见,军政上根本动摇,致启奸人之窥窬。”希求。南朝陈徐陵《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觅之者等若牛毛,得之者譬犹麟角。以此之外,何所窥窬。”唐陈子昂《宿空舲峡青树村浦》诗:“委别高堂爱,窥覦明主恩。”窥窬[kuīyú]《晋书.卷六.元帝纪》:「狡寇窥窬,伺国瑕隙,黎元波荡,无所系心。」《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序》:「桂阳失图,窥窬神器。」
  • 汉语大词典:

  • 亦作“窥觎”。亦作“窥踰”。(1).觊觎。三国魏卫觊《汉金城太守殷君碑》:“乃敷权略,奖厉威信,猃狁率服,不敢窥踰。”《文选·王俭〈褚渊碑文〉》:“桂阳失图,窥窬神器。”吕向注:“窥窬,谓欲有篡逆之心也。”《旧唐书·沈法兴传》:“是时,杜伏威据历阳,陈棱据江都,李子通据海陵,并握强兵,俱有窥觎江表之志。”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发展时期》:“荩诚既短于才,又不能开诚布公容纳各方意见,军政上根本动摇,致启奸人之窥窬。”(2).希求。南朝陈徐陵《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觅之者等若牛毛,得之者譬犹麟角。以此之外,何所窥窬。”唐陈子昂《宿空舲峡青树村浦》:“委别高堂爱,窥觎明主恩。”
  • 国语辞典:

  • 等待机会,打算有所行动。
  • 辞典修订版:

  • 等待机会,打算有所行动。《晋书.卷六.元帝纪》:「狡寇窥窬,伺国瑕隙,黎元波荡,无所系心。」《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序》:「桂阳失图,窥窬神器。」
  • 其他释义:

  • 1.亦作'窥觎'。亦作'窥逾'。2.觊觎。3.希求。
窥窬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kuī

[kuī]

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窥探。窥伺。窥测。窥视。管窥蠡测(喻见识浅陋,看不清高深的道理)。

读音:yú

[yú]

从墙上爬过去:穿窬之盗(穿墙和爬墙的贼)。 ◎ 中空:“乃为窬木方板,以为舟航”。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