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簦的意思
簦的拼音 dēng
注音 ㄉㄥ
部首笔画 6
繁体字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造字法形声
簦的笔顺撇横捺撇横捺折捺撇撇捺横竖折横捺撇横
簦的意思、基本意思
  • TWGU
  • UniCode
    U+7C26
  • 五行
  • TWGU
  • 四角号码
    88108
  • 规范汉字
  • 仓颉
    HNOT
  • GBK编码
    F4A3
  • 基本解释


    dēng  ㄉㄥˉ
    ◎ 古代有柄的笠,像现在的雨伞。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dēng 
    〈名〉
    (1) 古代有柄的笠,类似现在的伞 [a large broad-rimmed bamboo or straw hat with a handle]
    簦,笠盖也。从竹,登声。——《说文》。今之省雨伞也。
    [夫差]遵 汶伐 博,簦笠相望于 艾陵。——《国语·吴语》
    (2) 器名 [a kind of vessel]
    [罕拔]后乏盐,求于 瑞体, 瑞体馈海盐五千簦。—— 清·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上】【竹字部】 簦;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899第25(点击查看原图)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都騰切,音登。【說文】笠蓋也。【史記·平原君傳】虞卿躡蹻擔簦,說趙孝成王。【註】簦,長柄笠。【急就篇註】簦、笠,皆所以禦雨。大而有把,手執以行,謂之簦。小而無把,首戴以行,謂之笠。【古逸詩·越謠歌】君擔簦,我跨馬,他日相逢爲君下。 又【篇海】竹也。

    汉语字典

    [①][dēng]
    [《廣韻》都滕切,平登,端。]
    古代长柄笠。犹今雨伞。

    音韵参考

    [广 韵]:都滕切,下平17登,dēng,曾開一平登端
    [平水韵]:下平十蒸
    [粤 语]:dang1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簦(dēng)同音字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