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繩的意思
繩的拼音 shéng
注音 ㄕㄥˊ
部首笔画 6
繁体字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
繩的笔顺折折捺捺捺捺竖折横横竖折横竖横横折横横
繩的意思、基本意思
  • XXG
  • UniCode
    U+7E69
  • 五行
  • XMGV
  • 四角号码
    27917
  • 规范汉字
  • 仓颉
    VFRXU
  • GBK编码
    C04B
  • 基本解释


    shéng   ㄕㄥˊ
    ◎ 见“绳”。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中】【糸字部】 繩;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940第04(点击查看原图)
    【廣韻】食陵切【集韻】【韻會】【正韻】神陵切,𠀤音乗。【說文】索也。【急就篇註】繩謂紨兩股以上。總而合之者也。一曰麻絲曰繩,草謂之索。【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書·說命】惟木從繩則正。【禮·經解】繩墨之於曲直。【前漢·律歷志】規圓生矩,矩方生繩,繩直生準。 又【書·囧命】繩愆糾謬。【疏】木不正者,以繩正之。繩謂彈正。 又【詩·周南】宜爾子孫繩繩兮。【傳】繩繩,戒愼也。【朱傳】不絕貌。又【大雅】繩其祖武。【傳】繩,戒也。【朱傳】繩,繼也。 又【禮·樂記】省其文采,以繩德厚。【註】繩,猶度也。【史記·樂書註】王肅曰:繩,法也。 又【禮·深衣】負繩及踝以應直。【註】繩謂裻,與後幅相當之縫也。 又【左傳·莊十四年】蔡侯繩息嬀,以語楚子。【註】繩,譽也。【小爾雅】繩之,譽之也。 又【集韻】以證切,音孕。【周禮·秋官·薙氏】秋繩而芟之。【註】含實曰繩。 又【集韻】弭盡切,音泯。繩繩,無涯際貌。一曰運動不絕意。 又【集韻】石證切,音乗。𡽪也。 又【韻補】叶乗融切。【𨻰琳武庫賦】陵九城而上躋,起齊軌兮玉繩。車軒轔於雷室,騎浮厲乎雲宮。 【廣韻】俗作繩。

    汉语字典

    [①][shéng]
    [《廣韻》食陵切,平蒸,船。]
    亦作“縄1”。“绳1”的繁体字。
    (1)绳子。
    (2)木工用以测定直线的墨线。
    (3)直;正。
    (4)准则;法度。
    (5)衡量。
    (6)纠正;弹劾。
    (7)引申为制裁。
    (8)约束。
    (9)捆缚。
    (10)称誉。
    (11)继承。
    (12)古代称深衣后幅居中的衣缝。
    (13)水名。即今金沙江。参阅《汉书·地理志上》、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若水》。
    (14)清代旗田的计量单位。
    [②][yìng]
    [《集韻》以證切,去證,以。]
    亦作“縄2”。“绳2”的繁体字。
    草结籽。《周礼·秋官·薙氏》:“秋繩而芟之。”郑玄注:“含實曰繩。”陆德明释文:“繩音孕,以證反。”
    [③][mǐn]
    [《集韻》弭盡切,上準,明。]
    亦作“縄3”。“绳3”的繁体字。
    见“繩3繩”。

    音韵参考

    [上古音]:蒸部床三母,dji?ng
    [广 韵]:食陵切,下平16蒸,chéng,曾開三平蒸船
    [平水韵]:下平十蒸
    [粤 语]:sing4
    [闽南语]:chin5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繩(shéng)同音字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