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红蕖
红蕖
hónɡ qú
  • 红蕖的解释
  • 1.红荷花。蕖,芙蕖。 2.喻指女子的红鞋。

  • 词语解释:

  • 1.已经开放的红荷花,古代称法。2.喻指女子的红鞋。红蕖[hóngqú]⒈红荷花。蕖,芙蕖。⒉喻指女子的红鞋。
  • 引证解释:

  • ⒈红荷花。蕖,芙蕖。引南朝梁简文帝《蒙华林园戒诗》:“红蕖间青琐,紫露湿丹楹。”唐李白《越中秋怀》诗:“一为沧波客,十见红蕖秋。”宋王安石《筹思亭》诗:“数株碧柳苍苔地,一丈红蕖緑水池。”清方文《雨夜宿崔明府署中言别》诗:“烛冷香销犹不寐,红蕖翠篠总含思。”⒉喻指女子的红鞋。引唐杜甫《千秋节有感》诗之二:“罗袜红蕖艷,金羈白雪毛。”仇兆鳌注引黄生曰:“红蕖,指宫鞋。”
  • 网络解释:

  • 红蕖红蕖是指红荷花。蕖,芙蕖。出处南朝梁简文帝《蒙华林园戒诗》。
  • 综合释义:

  • 已经开放的红荷花,古代称法。南朝梁简文帝《蒙华林园戒诗》:“红蕖间青琐,紫露湿丹楹。”唐李白《越中秋怀》诗:“一为沧波客,十见红蕖秋。”宋王安石《筹思亭》诗:“数株碧柳苍苔地,一丈红蕖緑水池。”清方文《雨夜宿崔明府署中言别》诗:“烛冷香销犹不寐,红蕖翠篠总含思。”喻指女子的红鞋。唐杜甫《千秋节有感》诗之二:“罗袜红蕖艷,金羈白雪毛。”仇兆鳌注引黄生曰:“红蕖,指宫鞋。”
  • 汉语大词典:

  • (1).红荷花。蕖,芙蕖。南朝梁简文帝《蒙华林园戒诗》:“红蕖间青琐,紫露湿丹楹。”唐李白《越中秋怀》诗:“一为沧波客,十见红蕖秋。”宋王安石《筹思亭》诗:“数株碧柳苍苔地,一丈红蕖绿水池。”清方文《雨夜宿崔明府署中言别》诗:“烛冷香销犹不寐,红蕖翠筱总含思。”(2).喻指女子的红鞋。唐杜甫《千秋节有感》诗之二:“罗袜红蕖艳,金羁白雪毛。”仇兆鳌注引黄生曰:“红蕖,指宫鞋。”
  • 其他释义:

  • 1.红荷花。蕖,芙蕖。2.喻指女子的红鞋。
红蕖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gōng,hóng

[gōng,hóng]

像鲜血的颜色:红色。红叶。红灯。红尘。红包。红烧。红润。红艳艳。红口白牙。红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红人。红运。红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红。 ◎ 喜庆:红媒(媒人)。红蛋。红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 象征革命:红军。红色根据地,红色政权。 ◎ 指营业的纯利润:红利。分红。 ◎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红学。

读音:qú

[qú]

〔芙蕖〕见“芙”。 ◎ 古书上指芋头。

红蕖造句
1、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2、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3、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4、无奈红蕖意在言外,总要侍奉祖父百年后方肯远离。任凭若劝,执意...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