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纳款
纳款
nà kuǎn
  • 纳款的解释
  • 1.归顺;降服。

  • 词语解释:

  • 归顺;降服。纳款[nàkuǎn]⒈归顺;降服。
  • 引证解释:

  • ⒈归顺;降服。引《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加以纳款通和,布德脩礼。”李善注:“纳其款关之诚,而通其和好之礼。”唐张说《裴公神道碑》:“俄而衔璧辕门,释缚纳款。”清魏源《圣武记》卷一:“许定国诱杀高杰,遂与李际遇先后纳款。”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半夏小集》:“纳款、通敌的鬼蜮行为,一到现在,就好像都是‘前进’的光明事业。”
  • 网络解释:

  • 纳款纳款,读音是nàkuǎn,是一个汉语词汇,解释为归顺;降服。
  • 综合释义:

  • 归顺;降服。《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加以纳款通和,布德脩礼。”李善注:“纳其款关之诚,而通其和好之礼。”唐张说《裴公神道碑》:“俄而衔璧辕门,释缚纳款。”清魏源《圣武记》卷一:“许定国诱杀高杰,遂与李际遇先后纳款。”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半夏小集》:“纳款、通敌的鬼蜮行为,一到现在,就好像都是‘前进’的光明事业。”纳款[nàkuǎn]向敌人输诚降服,投降归顺。南朝齐.魏收〈为矦景叛移梁朝文〉:「有苗纳款,未劳征伐。」《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二》:「加以纳款通和,布德修礼。」缴纳款项。如:「请你到二号柜台纳款。」
  • 网友释义:

  • 纳款,读音是nàkuǎn,是一个汉语词汇,解释为归顺;降服。
  • 汉语大词典:

  • 归顺;降服。《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加以纳款通和,布德脩礼。”李善注:“纳其款关之诚,而通其和好之礼。”唐张说《裴公神道碑》:“俄而衔璧辕门,释缚纳款。”清魏源《圣武记》卷一:“许定国诱杀高杰,遂与李际遇先后纳款。”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半夏小集》:“纳款、通敌的鬼蜮行为,一到现在,就好像都是‘前进’的光明事业。”
  • 国语辞典:

  • 向敌人输诚降服,投降归顺,如:「请你到二号柜台纳款。」纳款[nàkuǎn]⒈向敌人输诚降服,投降归顺。引南朝齐·魏收〈为矦景叛移梁朝文〉:「有苗纳款,未劳征伐。」《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二》:「加以纳款通和,布德修礼。」⒉缴纳款项。例如:「请你到二号柜台纳款。」
  • 辞典修订版:

  • 向敌人输诚降服,投降归顺。南朝齐.魏收〈为矦景叛移梁朝文〉:「有苗纳款,未劳征伐。」《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二》:「加以纳款通和,布德修礼。」缴纳款项,如:「请你到二号柜台纳款。」
  • 其他释义:

  • 1.归顺;降服。
纳款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nà

[nà]

收入,放进:出纳。藏污纳垢。 ◎ 接受:采纳。笑纳。纳谏。 ◎ 享受:纳福。纳凉。 ◎ 缴付:纳税。 ◎ 补缀,缝补;现多指密密地缝:纳鞋底。 ◎ 姓。

读音:kuǎn

[kuǎn]

诚恳:款留。款曲(qū)(殷勤的心意)。款待。款洽(亲切融洽)。款诚。款语(恳切谈话)。 ◎ 器物上刻的字,书画、信件头尾上的名字:落款(题写名字)。题款。 ◎ 式样:款式。 ◎ 法规条文里分的项目:条款。第三条第一款。 ◎ 经费,钱财:款项。款额。公款。存款。汇款。 ◎ 敲打,叩:款门。款打。款塞。款关而入。 ◎ 至:“绕黄山而款牛首”。 ◎ 留,招待:款客。 ◎ 空:“款言不听,奸乃不生”。 ◎ 缓慢:款步。款款。

纳款造句
1、在南宋亡国(这里是指1276年宋廷纳款)前,吕文德已经死掉。2、贞祐三年(1215),留哥攻破东京,率其子赴桓州向蒙古纳款。3、这里在汉代时称军都关;北齐时为纳款关;唐代称蓟门关;之后一直称为居庸关。4、文襄嗣武,克构鸿基,功浃寰宇,威陵海外,穷发怀音,西寇纳款,青丘保候,丹穴来庭,扶翼危机,重...
1、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城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2、他把莫尔的父亲投进伦敦塔,不过,纳款一百镑后又释放出来。1509年英王逝世,莫尔再操法律业,并且得到亨利八世的宠信。3、他把莫尔的父亲投进伦敦塔,不过,纳款一百镑后又释放出来。1509年英王逝世,莫尔再操法律业,并且得到亨利八世的宠信...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