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绂冕
绂冕
fú miǎn
  • 绂冕的解释
  • 1.古时系官印的丝带及大夫以上的礼冠。引申为官服﹑礼服。 2.比喻高官。

  • 词语解释:

  • 1.古时系官印的丝带及大夫以上的礼冠。引申为官服﹑礼服。2.比喻高官。绂冕[fúmiǎn]⒈古时系官印的丝带及大夫以上的礼冠。引申为官服、礼服。⒉比喻高官。
  • 基础解释:

  • 古时系官印的丝带及大夫以上的礼冠。引申为官服﹑礼服。比喻高官。
  • 引证解释:

  • ⒈古时系官印的丝带及大夫以上的礼冠。引申为官服、礼服。引《淮南子·泰族训》:“待媒而结言,聘纳而取妇,紱絻而亲迎。”唐骆宾王《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诗:“彯缨陪紱冕,载笔偶璵璠。”清魏源《拟进呈<元史新编>序》:“古圣人以紱冕当天之喜,斧鉞当天之怒。”⒉比喻高官。引汉蔡邕《司空杨秉碑》:“烈祖杨憙佐命征伐,封赤泉侯。嗣子业,紱冕相继。”唐杜甫《赠王侍御四十韵》:“不关轻紱冕,俱是避风尘。”清姚鼐《复张君书》:“士或欲匿山林而羈於紱冕,或心趋殿闕而不能自脱於田舍。”
  • 网络解释:

  • 绂冕绂冕,汉语词汇。
  • 释义:

  • 1、古时系官印的丝带及大夫以上的礼冠。引申为官服、礼服。2、比喻高官。
  • 综合释义:

  • 古时系官印的丝带及大夫以上的礼冠。引申为官服、礼服。《淮南子·泰族训》:“待媒而结言,聘纳而取妇,紱絻而亲迎。”唐骆宾王《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诗:“彯缨陪紱冕,载笔偶璵璠。”清魏源《拟进呈<元史新编>序》:“古圣人以紱冕当天之喜,斧鉞当天之怒。”比喻高官。汉蔡邕《司空杨秉碑》:“烈祖杨憙佐命征伐,封赤泉侯。嗣子业,紱冕相继。”唐杜甫《赠王侍御四十韵》:“不关轻紱冕,俱是避风尘。”清姚鼐《复张君书》:“士或欲匿山林而羈於紱冕,或心趋殿闕而不能自脱於田舍。”绂冕[fúmiǎn]古时礼服及礼冠。《列子.杨朱》:「禹…受舜禅,卑宫室,美绂冕,戚戚然以至于死。」
  • 汉语大词典:

  • (1).古时系官印的丝带及大夫以上的礼冠。引申为官服、礼服。《淮南子·泰族训》:“待媒而结言,聘纳而取妇,绂絻而亲迎。”唐骆宾王《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诗:“彯缨陪绂冕,载笔偶玙璠。”清魏源《拟进呈〈元史新编〉序》:“古圣人以绂冕当天之喜,斧钺当天之怒。”(2).比喻高官。汉蔡邕《司空杨秉碑》:“烈祖杨憙佐命征伐,封赤泉侯。嗣子业,绂冕相继。”唐杜甫《赠王侍御四十韵》:“不关轻绂冕,俱是避风尘。”清姚鼐《复张君书》:“士或欲匿山林而羁于绂冕,或心趋殿阙而不能自脱于田舍。”
  • 国语辞典:

  • 古时礼服及礼冠。绂冕[fúmiǎn]⒈古时礼服及礼冠。引《列子·杨朱》:「禹…受舜禅,卑宫室,美绂冕,戚戚然以至于死。」
  • 辞典修订版:

  • 古时礼服及礼冠。《列子.杨朱》:「禹…受舜禅,卑宫室,美绂冕,戚戚然以至于死。」
绂冕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fú

[fú]

古代系印纽的丝绳,亦指官印:印绂。玺绂。 ◎ 同“黻”。

读音:miǎn

[miǎn]

中国古代帝王及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员们戴的礼帽,后专指帝王的皇冠:冠冕。加冕。卫冕(卫护帝王头上的皇冠,喻维护帝王的最高统治权力或保持体育竞赛中的上届冠军称号)。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