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维扬
维扬
wéi yánɡ
  • 维扬的解释
  • 1.扬州的别称。《书.禹贡》:"淮海惟扬州。"惟,通"维"。后因截取二字以为名。

  • 词语解释:

  • 扬州的别称。《书.禹贡》:'淮海惟扬州。'惟,通'维'。后因截取二字以为名。
  • 基础解释:

  • 扬州的别称。《书.禹贡》:/'淮海惟扬州。/'惟,通/'维/'。后因截取二字以为名。
  • 引证解释:

  • ⒈扬州的别称。引《书·禹贡》:“淮海惟扬州。”惟,通“维”。后因截取二字以为名。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淮海维扬,三千餘里。”唐刘希夷《江南曲》之五:“潮平见楚甸,天际望维扬。”明李东阳《九日渡江》诗:“直过真州更东下,夜深灯火宿维扬。”清赵翼《清明前二日泛舟至平山堂即事》诗:“信哉繁丽推维扬,肯让他邦夸绣错。”
  • 综合释义:

  • 扬州的别称。《书·禹贡》:“淮海惟扬州。”惟,通“维”。后因截取二字以为名。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淮海维扬,三千餘里。”唐刘希夷《江南曲》之五:“潮平见楚甸,天际望维扬。”明李东阳《九日渡江》诗:“直过真州更东下,夜深灯火宿维扬。”清赵翼《清明前二日泛舟至平山堂即事》诗:“信哉繁丽推维扬,肯让他邦夸绣错。”维扬[wéiyáng]扬州的别称。《书.禹贡》/淮海惟扬州。/惟,通/维/◇因截取二字以为名。
  • 汉语大词典:

  • 扬州的别称。《书·禹贡》:“淮海惟扬州。”惟,通“维”。后因截取二字以为名。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淮海维扬,三千馀里。”唐刘希夷《江南曲》之五:“潮平见楚甸,天际望维扬。”明李东阳《九日渡江》诗:“直过真州更东下,夜深灯火宿维扬。”清赵翼《清明前二日泛舟至平山堂即事》诗:“信哉繁丽推维扬,肯让他邦夸绣错。”
  • 英语:

  • Levyant,
  • 其他释义:

  • 1.扬州的别称。《书.禹贡》:'淮海惟扬州。'惟,通'维'。后因截取二字以为名。
维扬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wéi

[wéi]

系,连结:维系。维絷。 ◎ 保持:维持。维护。维修。维生素。 ◎ 纲:纲维(总纲,亦指法度)。 ◎ 数学名词,几何学及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通常的空间有“三维”,平面是“二维”,直线只有“一维”。 ◎ 思考:思维(亦作“思惟”)。 ◎ 以,因为:“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 文言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维新。维妙维肖。 ◎ 姓。

读音:yáng

[yáng]

簸动,向上播散:扬水。扬场(cháng )。扬汤止沸。 ◎ 高举,向上:扬手。扬帆。趾高气扬。扬眉吐气。 ◎ 在空中飘动:飘扬。 ◎ 称颂,传播:扬言。扬威。颂扬。扬弃。扬名。 ◎ 姓。

维扬造句
1、闽及南洋党人往攻督练公所;徐维扬率花县党人40人攻小北门;黄兴自率方声洞、朱执信等出南大门,接应防营。2、时有其生寄居维扬,陈思才藻兼宝丰仪,久已藉藉入口。3、闽及南洋党人往攻督练公所;徐维扬率花县党人40人攻小北门;黄兴自率方声洞、朱执信等出南大门,接应防营。
1、扬剧是江苏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原名“维扬戏”,主要流行于苏北、江南、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2、扬州金鑫纺织有限公司,位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区城北工业园,于2004年建成。3、看样子,是何维扬做东请客,客人除了秦羽书外,还有两名身穿儒衫,头戴方巾的年轻士子,应该是南阳学院的学员。4、在象样的城市,...
1、昨天上午,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原江苏省铁路建设办公室技术管理处副处长王维扬涉嫌受贿一案进行公开宣判。2、作为被长期信任的随从,比如事务官维扬。普尔或者卫队长乔里。凯索,他的社会地位等级是2,并有10点对史塔克家族的影响力点数。3、王维扬:原来一直以为比价神圣的收视率,原来是这样。4、本文以扬州市...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