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羹的意思
羹的拼音 gēng
注音 ㄍㄥ
部首笔画 6
繁体字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造字法会意
羹的笔顺捺撇横横竖横捺捺捺捺捺撇横横竖横横撇捺
羹的意思、基本意思
  • UGOD
  • UniCode
    U+7FB9
  • 五行
  • UGOD
  • 四角号码
    80804
  • 规范汉字
    3469
  • 仓颉
    TGFTK
  • GBK编码
    B8FE
  • 基本解释


    gēng   ㄍㄥˉ
    ◎ 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冻状食物:羹汤。肉羹。鸡蛋羹。

    英文翻译


    a thick soup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gēng 
    〈名〉
    (1) (会意。从羔,从美。古人的主要肉食是羊肉,所以用“羔”“美”会意,表示肉的味道鲜美。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汁的食物。《说文》:“五味和羹。”按:上古的“羹”,一般是指带汁的肉,而不是汤。“羹”表示汤的意思,是中古以后的事情)
    (2) 调和五味的汤 [tick soup]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告子上》
    (颖考叔)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左传·隐公元年》
    (3) 煮熟带汁的蔬菜也叫羹 [vegetable soup]
    藜藿之羹。——《韩非子·五蠹》
    (4) 又如:菜羹(煮熟的菜,加上米屑,古代贫者所食);羹食(羹汤和饭);羹粥(菜羹和稀饭);羹藜(煮野菜羹。泛指饮食粗劣)
    (5) 汤 [soup]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中】【羊字部】 羹;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954第25(点击查看原图)
    【廣韻】【正韻】古衡切【集韻】【韻會】居行切,𠀤音庚。【說文】作𩱧。五味和羹也。小篆从羔从美。【爾雅·釋器】肉謂之羹。【註】肉臛也。【疏】肉之所作臛名羹。【書·說命】若作和羹,爾惟鹽梅。【傳】鹽咸梅醋,羹須咸醋以和之。【禮·樂記】大羹不和。【註】大羹,肉湇,不調以鹽菜。 又【云仙雜記】史鳳,宣城妓也。待客有差等,最下者不相見,以閉門羹待之。 又【集韻】何庚切,音行。義同。 又【集韻】盧當切,音郞。【韻補】左氏傳,陳蔡不羹。【釋文】音郞。正義曰:古者羹臛之字亦爲郞,故魯頌、楚辭、急就章與楊房漿爲韻。近世獨以爲地名。宋玉招魂:肥牛之腱臑若芳,和酸若苦陳吳羹。◎按說文、小篆俱作羹。《正字通》止收羮,不收羹,則从俗字,而反失正字矣。今增入。羮,俗羹字。見未集。

    汉语字典

    [①][gēng]
    [《廣韻》古行切,平庚,見。]
    亦作“羮1”。亦作“1”。
    (1)用肉类或菜蔬等制成的带浓汁的食物。
    (2)今多指煮成或蒸成的浓汁或糊状食品。
    (3)煮羹。
    [②][láng]
    [《集韻》盧當切,平唐,來。]
    亦作“羮2”。
    不羹,春秋楚地。有二:东不羹城在今河南省舞阳县西北,西不羹城在今河南省襄城县东南。

    音韵参考

    [上古音]:阳部見母,keang
    [广 韵]:古行切,下平12庚,gēng,梗開二平庚見
    [平水韵]:下平八庚
    [粤 语]:gang1
    [闽南语]:keN1,kiN1

    字源字形

    羹
羹(羊)同部首字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