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肉鬃
肉鬃
ròu zōnɡ
  • 肉鬃的解释
  • 1.亦作"肉鬉"。 2.骏马的一种特征。马颈肉端所生鬃毛﹐倒披一旁﹐谓之"肉鬃"。

  • 词语解释:

  • 1.亦作'肉鬉'。2.骏马的一种特征。马颈肉端所生鬃毛﹐倒披一旁﹐谓之'肉鬃'。
  • 基础解释:

  • 亦作/'肉鬉/'。骏马的一种特征。马颈肉端所生鬃毛﹐倒披一旁﹐谓之/'肉鬃/'。
  • 引证解释:

  • ⒈亦作“肉鬉”。骏马的一种特征。马颈肉端所生鬃毛,倒披一旁,谓之“肉騣”。引唐杜甫《骢马行》:“隅目青荧夹镜悬,肉騣碨礧连钱动。”《新唐书·五行志三》:“滑州刺史李邕,献马,肉鬉鳞臆,嘶不类马,日行三百里。”宋苏轼《申王画马图》诗:“肉鬉汗血尽龙种,紫袍玉带真天人。”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七》:“东坡云:‘……余在岐下见秦州进一马,骏如牛,项垂胡侧立颠倒,毛生肉端,番人云:此肉騣马也。’”
  • 网络解释:

  • 肉鬃肉鬃意思是骏马的一种特征。马颈肉端所生鬃毛,倒披一旁
  • 汉语大词典:

  • 亦作“肉鬉”。骏马的一种特征。马颈肉端所生鬃毛,倒披一旁,谓之“肉騣”。唐杜甫《骢马行》:“隅目青荧夹镜悬,肉騣碨礧连钱动。”《新唐书·五行志三》:“滑州刺史李邕,献马,肉鬉鳞臆,嘶不类马,日行三百里。”宋苏轼《申王画马图》诗:“肉鬉汗血尽龙种,紫袍玉带真天人。”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七》:“东坡云:‘……余在岐下见秦州进一马,骏如牛,项垂胡侧立颠倒,毛生肉端,番人云:此肉騣马也。’”
肉鬃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ròu

[ròu]

人或动物体内红色、柔软的组织:肉体。肉类。肉食。肌肉。肉票(被盗匪掳去的人,盗匪借以向他的家属勒索钱财)。肉身(佛教指肉体)。 ◎ 果实中可以吃的部分:桂圆肉。冬瓜肉厚。 ◎ 果实不脆,不酥:肉瓤西瓜。 ◎ 行动迟缓,性子慢:做事真肉。 ◎ 古代称圆形物中有孔的边。 ◎ 极亲密疼爱之称,多用呼子女。

读音:zōng

[zōng]

马、猪等畜类颈上的长毛:鬃毛。鬃帚。鬃刷。红鬃烈马。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