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腊鼓

基本解释

(1).古人于腊日或腊前一日击鼓驱疫,因有是名。《吕氏春秋·季冬》“命有司大儺旁磔” 汉 高诱 注:“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竝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
(2).泛指岁末或春来的信息。 唐 韩翃 《送崔秀才赴上元兼省叔父》诗:“寒塘敛暮雪,腊鼓迎春早。” 宁调元 《海上次韵答天梅》:“残雪未消成腊鼓,新元弹指过 黄龙 。”

字义分解

读音:là,xī

[là,xī]

干肉:“噬腊肉,遇毒。” ◎ 晾干:“燃得而腊之以为饵。” ◎ 皮肤皴皱。

读音:gǔ

[gǔ]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鼓乐(yuè)。鼓角(jiǎo)。大鼓。 ◎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鼓。石鼓。 ◎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鼓吹。鼓噪。 ◎ 发动,使振作起来: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 ◎ 高起,凸出:鼓包。鼓胀。 ◎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