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臂搁
臂搁
bì ɡē
  • 臂搁的解释
  • 1.亦作"臂阁"。 2.俗称手枕。用毛笔书写时用以搁置腕臂者。

  • 词语解释:

  • 亦作'臂阁'。俗称手枕。用毛笔书写时用以搁置腕臂者。
  • 基础解释:

  • 亦作/'臂阁/',见/'臂搁/'。俗称手枕。用毛笔书写时用以搁置腕臂者。
  • 引证解释:

  • ⒈亦作“臂阁”。俗称手枕。用毛笔书写时用以搁置腕臂者。引清刘銮《五石瓠·濮仲谦江千里》:“苏州濮仲谦水磨竹器,如扇骨、酒杯、笔筒、臂搁之类,妙絶一时。”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又余在乌鲁木齐时,见故大学士温公有玉一片,如掌大,可作臂阁。”清钱泳《履园丛话·艺能·雕工》:“余尝见士元製一象牙臂搁,刻十八罗汉渡海图。”
  • 网络解释:

  • 臂搁臂搁是古代中国文人用来搁放手臂的文案用具。除了能够防止墨迹沾在衣袖上外,垫着臂搁书写的时候,也会使腕部感到非常舒服,特别是抄写小字体时。因此,臂搁也称腕枕。
  • 综合释义:

  • 亦作“臂阁”。俗称手枕。用毛笔书写时用以搁置腕臂者。清刘銮《五石瓠·濮仲谦江千里》:“苏州濮仲谦水磨竹器,如扇骨、酒杯、笔筒、臂搁之类,妙絶一时。”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又余在乌鲁木齐时,见故大学士温公有玉一片,如掌大,可作臂阁。”清钱泳《履园丛话·艺能·雕工》:“余尝见士元製一象牙臂搁,刻十八罗汉渡海图。”臂搁[bìgē]古时的一种文房用具,在书写时用来支撑手肘,避免手肘与墨渍相触而污损纸面。
  • 汉语大词典:

  • 亦作“臂阁”。俗称手枕。用毛笔书写时用以搁置腕臂者。清刘銮《五石瓠·濮仲谦江千里》:“苏州濮仲谦水磨竹器,如扇骨、酒杯、笔筒、臂搁之类,妙绝一时。”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又余在乌鲁木齐时,见故大学士温公有玉一片,如掌大,可作臂阁。”清钱泳《履园丛话·艺能·雕工》:“余尝见士元制一象牙臂搁,刻十八罗汉渡海图。”
  • 国语辞典:

  • 古时的一种文房用具,在书写时用来支撑手肘,避免手肘与墨渍相触而污损纸面。
  • 其他释义:

  • 1.亦作'臂阁'。2.俗称手枕。用毛笔书写时用以搁置腕臂者。
臂搁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bei,bì

[bei,bì]

从肩到手腕的部分:臂力。臂腕。臂肘。左膀右臂。助你一臂之力。

读音:gé,gē

[gé,gē]

放置,引申为停滞:搁笔。耽搁。搁置。搁浅。

臂搁造句
1、范遥青竹刻臂搁上题诗:白钳蟹壳墨牙黄,一旦交锋必俱伤,何若画中长对垒,全须全尾两虫王。2、其他小文玩,比如砚滴、压尺、香筒、笔筒、笔床、镇纸、水注、笔洗、水盂、臂搁等,也开始出现在拍卖市场上。3、文房用具除四宝以外,还有笔筒、笔架、墨床、墨盒、臂搁、笔洗、书镇、水丞、水勺、砚滴、砚匣、印泥、印盒...
1、在翰墨飘香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笔、墨、纸、砚为公认的文房“四宝”,其他文具还有笔洗、笔舐、砚滴、镇尺、臂搁、笔床、笔船、笔格、笔挂等。2、其中王浩宇创作的竹簧文竹笔筒《品茗》荣获金奖,陈志龙创作的翻簧薄意长颈瓶《吉祥如意》及李子迷创作的留青竹刻诗画臂搁《湖光山色》荣获银奖。3、其实,臂搁只是众多文...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