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苦的意思
苦的拼音
注音 ㄍㄨˇ ㄎㄨˇ
部首笔画 3
繁体字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造字法形声
苦的笔顺横竖竖横竖竖折横
苦的意思、基本意思
  • ADF
  • UniCode
    U+82E6
  • 五行
  • ADF
  • 四角号码
    44604
  • 规范汉字
    0999
  • 仓颉
    TJR
  • GBK编码
    BFE0
  • 基本解释


    kǔ  ㄎㄨˇ
    ◎ 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与“甘”相对:甘苦。苦胆。苦瓜。
    ◎ 感觉难受的:苦境。苦海(原为佛教用语,后喻很苦的环境)。苦闷。含辛茹苦。吃苦耐劳。苦恼。
    ◎ 为某种事所苦:苦雨。苦旱。苦夏。苦于(a.对某种情况感到苦脑;b.表示相比之下更苦些)。
    ◎ 有耐心地,尽力地:苦劝。苦口婆心。刻苦。苦心孤诣。
    ◎ 使受苦:那件事可苦了你啦!

    英文翻译


    bitter   hard   hardship   suffer from   suffering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形〉
    (1) 通“盬”。粗劣 [coarse]。如:苦盐(粗盐,颗粒盐);苦功(粗工艺);苦事(粗制滥造)
    (2) 另见 kǔ 
    词性变化
    kǔ 
    〈形〉
    (1) 苦味,跟“甘”、“甜”相对。古称“五味”之一 [bitter]
    谁为荼苦。——《诗·邶风·谷风》
    而凡味之似苦,亦命为苦。——《广雅》
    以苦养气。——《周礼·疡医》。注:“火味也。”
    苦胜辛。——《素问·五运行大论》
    则苦雨数来。又,苦者人所恶。故甘苦为物之美恶,亦为人之爱恶。——《礼记·月令》
    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明· 刘基《苦斋记》
    (2) 又
    其味皆苦。
    良药苦口利于病。
    李以苦存。
    (3) 又如:苦瓠子(苦瓜。喻指受苦人);苦艳艳(苦味浓浓的);苦行(在寺院专事劳作的净人,即未出家的人);苦口师(指茶);苦荼(苦茶,苦茗。即茶)
    (4) 痛苦;困苦 [pain;suffering]
    其毒大苦。——《诗·小雅·小明》
    妇啼一何苦。——唐· 杜甫《石壕吏》
    俾困苦不可忍。——清· 方苞《狱中杂记》
    其平居常苦于多疾。——宋· 苏轼《教战守》
    (5) 又如:苦厄(苦难;厄运);苦主(命案中被害者的家属);苦脑子(命苦;可怜;苦命人;可怜的人);苦滴滴(形容人十分痛苦);苦淹淹(苦恹恹,苦厌厌。形容非常痛苦、悲惨);苦孜孜(痛苦悲切)
    (6) 刻苦 [hard]
    盖以苦学力文所致。——白居易《与元九书》。又如:苦读
    (7) 劳苦;辛苦 [assiduous;hardworking]
    母氏劳苦。——《诗·邶风·凯风》
    辨其功苦。——《管子·小筐》。注:“谓滥恶。”
    辨其苦良。——《周礼·典妇功》
    从师苦而欲学之功也。——《吕氏春秋·诬徒》
    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韩非子·五蠹》
    (8) 又如:苦节(艰苦卓绝、守志不谕的节操);苦绷苦拽(不辞辛苦,东拼西凑)
    (9) 贫穷 [poor]
    苦,穷也。——《广雅》
    (10) 又如:苦哈哈(非常穷的人);苦混混(穷人);苦胎(对穷人的蔑称);苦尽甘来(苦日子结束,好日子到来);苦日子
    kǔ 
    〈动〉
    (1) 困扰;困辱 [perplex;puzzle]
    长史自不欲苦物。——《世说新语·赏誉》
    (2) 又如:苦计(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所使用的计策);苦恨(苦恼);苦煎(形容身心备受折磨)
    (3) 使困苦,困于 [cause sb. suffering]
    不苦一民。——《战国策·秦策》。注:“劳也。”
    纳至忠甚苦。——《汉书·谷永传》。注:“劳也。”
    何苦而不平(苦于山挖不平。)——《列子·汤问》
    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陈涉世家》
    若辈得无苦贫乎。——明· 崔銧《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4) 又如:苦热(苦于炎热;酷热);苦饥(困于饥饿;很饿)
    (5) 恨,怨嫌 [hate]
    人苦不知足。——《后汉书·岑彭传》
    (6) 又如:苦竹哀丝(谓怨苦之情发于管弦);苦毒(痛恨)
    (7) 用同“患”,患病。
    《三國志·華佗傳》:“縣吏尹世苦四支煩,口中乾,不欲聞人聲,小便不利。”同篇:“初,軍吏李成苦欬嗽,晝夜不寤(寐)。”
    kǔ 
    〈副〉
    (1) 竭力;尽力 [painstakingly;energetically;hard]
    杨朗苦谏不从。——《世说新语·识鉴》
    何必劳神苦思。——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苦死(拼命,极力);苦虑(苦思冥想);苦谏(苦心竭力地规劝)
    (3) 甚,很。表示程度 [very]
    帝遂召武子苦责之。——《世说新语·方正》
    (4) 又如:苦爱(酷爱);苦会(很会)
    (5) 幸好,幸亏 [fortunately;luckily]
    这孟州城是个小去处,那土城苦不甚高。——《水浒传》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苦;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1023第16(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康土切【集韻】【韻會】孔五切,𠀤音䇢。【說文】大苦,苓也。【詩·唐風】采苦采苦,首陽之下。【傳】苦,苦菜也。陸璣云:生田及山澤中,得霜甜脃而美。【謝靈運·山居賦】二箭殊葉,四苦齊味。【自註】四苦:靑苦、白苦、紫苦、黃苦。 又味也。【書·洪範】炎上作苦。【詩·邶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又【集韻】勤也。【孟子】必先苦其心志。 又患也。【前漢·賈誼傳】非徒病腫,又苦𨂂盭。 又【類篇】急也。 又【博雅】悵也。 又【揚子·方言】快也。楚曰苦,秦曰了。【郭璞曰】苦而爲快,猶以臭爲香,治爲亂,反覆用之也。 又去聲。【正韻】苦故切,音庫。困也。【西溪叢語】今人不善乗船謂之苦船,北人謂之苦車。 又姓。大夫苦成,見《國語》。又【通志·氏族略】漢有會稽太守苦灼。 又果五切,音古。惡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辨其苦良。【註】謂分別縑白之麤細。【齊語】辨其功苦。【註】功,牢也。苦,脃也。【史記·五帝紀】河濵器皆不苦窳。【註】苦,麤也。 又音怙。地名。【史記·老莊列傳】老子者,楚苦縣厲鄕曲仁里人也。◎按苦良,苦窳,功苦之苦,或作楛,或作沽,亦通盬,義同。《直音》作苦。苦字从艸作。

    汉语字典

    [①][kǔ]
    [《廣韻》康杜切,上姥,溪。]
    [《廣韻》苦故切,去暮,溪。]
    亦作“瘔1”。
    (1)苦菜。即荼。
    (2)五味之一。与“甘”相对。
    (3)痛苦;困苦。
    (4)忧伤;愁苦。
    (5)困扰;困辱。
    (6)苦于,困于。
    (7)厌恶。
    (8)恨,怨嫌。
    (9)急迫;紧迫。
    (10)辛勤;刻苦。
    (11)极力;竭力。
    (12)病痛。
    (13)指患病。
    (14)副词。犹甚,很。表示程度。
    (15)副词。用同“可”。犹却。表示转折。
    (16)姓。《国语·鲁语上》有苦成叔。又《吴语》有大夫苦成。
    [②][gǔ]
    [《集韻》果五切,上姥,見。]
    通“盬1”。
    (1)粗劣。
    (2)止,息。
    [③][hù]
    地名。春秋楚邑,汉初置淮阳国,属陈县,东晋咸康三年改名谷阳。故城在今河南省鹿邑县东。

    音韵参考

    [上古音]:鱼部溪母,kha
    [广 韵]:康杜切,上10姥,kǔ,遇開一上模溪
    [平水韵]:上声七麌·去声七遇
    [粤 语]:fu2
    [闽南语]:ku1,khoD2

    字源字形

    苦
苦(kǔ)同音字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