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茅土
茅土
máo tǔ
  • 茅土的解释
  • 1.指王﹑侯的封爵。古天子分封王﹑侯时,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为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

  • 词语解释:

  • 指王﹑侯的封爵。古天子分封王﹑侯时,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为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茅土[máotǔ]⒈指王、侯的封爵。古天子分封王、侯时,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为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
  • 引证解释:

  • ⒈指王、侯的封爵。古天子分封王、侯时,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为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引《文选·李陵<答苏武书>》:“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李善注:“《尚书纬》曰:‘天子社,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冒以黄土,将封诸侯,各取方土,苴以白茅,以为社。’”汉蔡邕《独断》卷下:“天下大社以五色土为坛,皇子封为王者受天子之社土,以所封之方色,东方受青,南方受赤,他如其方色,归国以立社,故谓之受茅土。”唐李颀《行路难》诗:“汉家名臣杨德祖,四代五公享茅土。”明何景明《醉歌赠子容使湖南》:“圣朝分封重茅土,词林礼乐超前古。”清蒋士铨《一片石·梦楼》:“茅土已先沧海变,桃花休向墓门红。”
  • 网络解释:

  • 茅土茅土,汉语词汇。
  • 综合释义:

  • 指王、侯的封爵。古天子分封王、侯时,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为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文选·李陵<答苏武书>》:“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李善注:“《尚书纬》曰:‘天子社,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冒以黄土,将封诸侯,各取方土,苴以白茅,以为社。’”汉蔡邕《独断》卷下:“天下大社以五色土为坛,皇子封为王者受天子之社土,以所封之方色,东方受青,南方受赤,他如其方色,归国以立社,故谓之受茅土。”唐李颀《行路难》诗:“汉家名臣杨德祖,四代五公享茅土。”明何景明《醉歌赠子容使湖南》:“圣朝分封重茅土,词林礼乐超前古。”清蒋士铨《一片石·梦楼》:“茅土已先沧海变,桃花休向墓门红。”茅土[máotǔ]古代天子以五色土为社祭的祭坛,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所在方向取坛上一色土,包以白茅,覆以黄土,给受封者在封国内立社,称为「茅土」。《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成王广封周公庶子六人,皆有茅土。」《文选.李陵.答苏武书》:「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
  • 网友释义:

  • 茅土,máotǔ,指王﹑侯的封爵。古天子分封王﹑侯时,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为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后遂以“茅土”:指王﹑侯的封爵。
  • 汉语大词典:

  • 指王、侯的封爵。古天子分封王、侯时,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为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文选·李陵〈答苏武书〉》:“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李善注:“《尚书纬》曰:‘天子社,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冒以黄土,将封诸侯,各取方土,苴以白茅,以为社。’”汉蔡邕《独断》卷下:“天下大社以五色土为坛,皇子封为王者受天子之社土,以所封之方色,东方受青,南方受赤,他如其方色,归国以立社,故谓之受茅土。”唐李颀《行路难》诗:“汉家名臣杨德祖,四代五公享茅土。”明何景明《醉歌赠子容使湖南》:“圣朝分封重茅土,词林礼乐超前古。”清蒋士铨《一片石·梦楼》:“茅土已先沧海变,桃花休向墓门红。”
  • 国语辞典:

  • 古代天子以五色土为社祭的祭坛,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所在方向取坛上一色土,包以白茅,覆以黄土,给受封者在封国内立社,称为「茅土」。茅土[máotǔ]⒈古代天子以五色土为社祭的祭坛,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所在方向取坛上一色土,包以白茅,覆以黄土,给受封者在封国内立社,称为「茅土」。引《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成王广封周公庶子六人,皆有茅土。」《文选·李陵·答苏武书》:「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
  • 辞典修订版:

  • 古代天子以五色土为社祭的祭坛,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所在方向取坛上一色土,包以白茅,覆以黄土,给受封者在封国内立社,称为「茅土」。《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成王广封周公庶子六人,皆有茅土。」《文选.李陵.答苏武书》:「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
  • 其他释义:

  • 1.指王﹑侯的封爵。古天子分封王﹑侯时,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为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
茅土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máo

[máo]

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开花,后生叶,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食,亦可入药。叶可编蓑衣(亦称“白茅”):茅草。茅庐。茅舍。名列前茅(喻名次列在前面)。

读音:tǔ

[tǔ]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土壤。黄土。 ◎ 疆域:国土。领土。 ◎ 本地的,地方性的:故土。 ◎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 ◎ 不合潮流:土气。 ◎ 未熬制的鸦片:烟土。 ◎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土族。 ◎ 姓。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