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葭律
葭律
jiā lǜ
  • 葭律的解释
  • 1.亦称"葭管"。 2.装有葭莩灰的律管。

  • 词语解释:

  • 1.亦称'葭管'。2.装有葭莩灰的律管。
  • 基础解释:

  • 亦称/'葭管/',装有葭莩灰的玉管。装有葭莩灰的律管。
  • 引证解释:

  • ⒈亦称“葭管”。装有葭莩灰的律管。参见“葭灰”。引《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五·唐明堂乐章》:“葭律肇启隆冬,苹藻攸陈饗祭。”唐黄滔《投翰长赵侍郎》诗:“吹成暖景犹葭律,引上纤萝在岳松。”明朱鼎《玉镜台记·赏雪》:“灰飞葭管,新阳渐破严寒。”俞锷《醉歌行》:“葭管灰飞愁破云,春魂欲返天犹醺。”
  • 网络解释:

  • 葭律葭律,读音jiālǜ,是一个汉语词语,亦称“葭管”,指装有葭莩灰的律管。
  • 综合释义:

  • 亦称“葭管”。装有葭莩灰的律管。《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五·唐明堂乐章》:“葭律肇启隆冬,苹藻攸陈饗祭。”唐黄滔《投翰长赵侍郎》诗:“吹成暖景犹葭律,引上纤萝在岳松。”明朱鼎《玉镜台记·赏雪》:“灰飞葭管,新阳渐破严寒。”俞锷《醉歌行》:“葭管灰飞愁破云,春魂欲返天犹醺。”参见“葭灰”。葭律[jiālǜ]
  • 汉语大词典:

  • 亦称“葭管”。装有葭莩灰的律管。《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五·唐明堂乐章》:“葭律肇启隆冬,苹藻攸陈飨祭。”唐黄滔《投翰长赵侍郎》诗:“吹成暖景犹葭律,引上纤萝在岳松。”明朱鼎《玉镜台记·赏雪》:“灰飞葭管,新阳渐破严寒。”俞锷《醉歌行》:“葭管灰飞愁破云,春魂欲返天犹醺。”参见“葭灰”。
葭律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jiā,xiá

[jiā,xiá]

初生的芦苇:葭芦。葭莩(a.芦苇中的薄膜;b.喻关系疏远的亲戚,如“葭葭之亲”)。 ◎ 古同“笳”,一种乐器。

读音:lǜ

[lǜ]

法则,规章:纪律。法律。定律。规律。清规戒律。律师。 ◎ 约束:律己。 ◎ 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 ◎ 旧诗的一种体裁:律诗。 ◎ 姓。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