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蒉桴
蒉桴
kuì fú
  • 蒉桴的解释
  • 1.用草和土抟成的鼓槌。

  • 词语解释:

  • 用草和土抟成的鼓槌。蒉桴[kuìfú]⒈用草和土抟成的鼓槌。
  • 引证解释:

  • ⒈用草和土抟成的鼓槌。引《礼记·明堂位》:“土鼓、蕢桴、苇籥,伊耆氏之乐也。”晋袁宏《后汉纪·和帝纪上》:“古者民人湻朴,制礼至简,污樽抔饮,可以尽欢於君亲;蕢桴土鼓,可以致敬於鬼神。”宋苏轼《崔文学申携文见过》诗:“蕢桴和苇籥,天节非人均。”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蕢桴、苇籥,颇有上古遗音。”
  • 网络解释:

  • 蒉桴蒉桴,读音为kuàifú,汉语词语,释义为用草和土抟成的鼓槌。
  • 综合释义:

  • 用草和土抟成的鼓槌。《礼记·明堂位》:“土鼓、蕢桴、苇籥,伊耆氏之乐也。”晋袁宏《后汉纪·和帝纪上》:“古者民人湻朴,制礼至简,污樽抔饮,可以尽欢於君亲;蕢桴土鼓,可以致敬於鬼神。”宋苏轼《崔文学申携文见过》诗:“蕢桴和苇籥,天节非人均。”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蕢桴、苇籥,颇有上古遗音。”
  • 汉语大词典:

  • 用草和土抟成的鼓槌。《礼记·明堂位》:“土鼓、蒉桴、苇籥,伊耆氏之乐也。”晋袁宏《后汉纪·和帝纪上》:“古者民人淳朴,制礼至简,污樽抔饮,可以尽欢于君亲;蒉桴土鼓,可以致敬于鬼神。”宋苏轼《崔文学申携文见过》诗:“蒉桴和苇籥,天节非人均。”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蒉桴、苇籥,颇有上古遗音。”
  • 其他释义:

  • 1.用草和土抟成的鼓槌。
蒉桴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kuì

[kuì]

古代用草编的筐子,一般用来盛土:“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

读音:fú

[fú]

房屋的次栋,即二栋。 ◎ 击鼓的槌:桴鼓相应。 ◎ 小竹筏或小木筏。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