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蕰藻
蕰藻
xù zǎo
  • 蕰藻的解释
  • 1.聚集之藻草。《左传.隐公三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藻草之聚积者。杜预注:"蕰藻,聚藻也。"杨伯峻注:"蕰藻,藻草之聚积者。苹﹑蘩﹑蕰藻为三种植物。"一说,蕰与藻皆为水草名。见洪亮吉《左传诂》。

  • 词语解释:

  • 聚集之藻草。蕰藻[wēnzǎo]⒈聚集之藻草。《左传·隐公三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藻草之聚积者。杜预注:“蕰藻,聚藻也。”杨伯峻注:“蕰藻,藻草之聚积者。苹、蘩、蕰藻为三种植物。”一说,蕰与藻皆为水草名。见洪亮吉《左传诂》。
  • 引证解释:

  • ⒈聚集之藻草。引《左传·隐公三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藻草之聚积者。杜预注:“蕰藻,聚藻也。”杨伯峻注:“蕰藻,藻草之聚积者。苹、蘩、蕰藻为三种植物。”一说,蕰与藻皆为水草名。见洪亮吉《左传诂》。清顾炎武《谒欑宫文》之四:“朔气初收,光风渐转,敬羞蕰藻,重展松楸。”
  • 网络解释:

  • 蕰藻蕰藻,读音wēnzǎo,汉语词语,指聚集之藻草。
  • 综合释义:

  • 聚集之藻草。《左传·隐公三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藻草之聚积者。杜预注:“蕰藻,聚藻也。”杨伯峻注:“蕰藻,藻草之聚积者。苹、蘩、蕰藻为三种植物。”一说,蕰与藻皆为水草名。见洪亮吉《左传诂》。清顾炎武《谒欑宫文》之四:“朔气初收,光风渐转,敬羞蕰藻,重展松楸。”蕰藻[wēnzǎo]《左传.隐公三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藻草之聚积者。杜预注/蕰藻,聚藻也。/杨伯峻注/蕰藻,藻草之聚积者。苹﹑蘩﹑蕰藻为三种植物。/一说,蕰与藻皆为水草名。见洪亮吉《左传诂》。
  • 网友释义:

  • 蕰藻,读音wēnzǎo,汉语词语,指聚集之藻草。
  • 其他释义:

  • 1.聚集之藻草。《左传.隐公三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藻草之聚积者。杜预注:'蕰藻,聚藻也。'杨伯峻注:'蕰藻,藻草之聚积者。苹﹑蘩﹑蕰藻为三种植物。'一说,蕰与藻皆为水草名。见洪亮吉《左传诂》。
蕰藻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wēn

[wēn]

古同“蕴”,聚积。

读音:zǎo

[zǎo]

隐花植物的一大类,无根、茎、叶等部分的区别,有叶绿素可以自己制造养料,种类很多,海水和淡水里都有,极少数可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地方:水藻。海藻。小球藻。藻类植物。 ◎ 泛指生长在水中的植物,亦包括某些水生的高等植物:狸藻。金鱼藻。 ◎ 指华丽的文彩、文辞:藻思(多采的文思)。藻丽。藻绘(文采)。藻井(中国传统建筑物天花板上一方一方的彩画)。藻镜(指品评鉴别。亦称“藻鉴”)。辞藻。藻饰。 ◎ 古代帝王冕上系玉的五彩丝绳:玉藻。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