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虞衡
虞衡
yú hénɡ
  • 虞衡的解释
  • 1.古代掌山林川泽之官。

  • 词语解释:

  • 古代掌山林川泽之官。虞衡[yúhéng]⒈古代掌山林川泽之官。
  • 引证解释:

  • ⒈古代掌山林川泽之官。参见“虞部”、“虞曹”。引《周礼·天官·太宰》:“以九职任万民,三曰虞衡。”郑玄注:“虞衡,掌山泽之官,主山泽之民者。”贾公彦疏:“地官掌山泽者谓之虞,掌川林者谓之衡。”孙诒让正义:“山林川泽之民属於虞衡,故即名其民职曰虞衡,亦通谓之虞。”虞,衡分职,周汉已然,魏晋以来,概称虞曹、虞部。隋代以后虞部属工部尚书。明改为虞衡司,清末始废。唐刘商《金井歌》:“虞衡相贺为禎祥,畏人採攫持殳戕。”宋叶适《除吏部侍郎谢表》:“从冬卿而陪献纳,考地贡而修虞衡。”章炳麟《訄书·明农》:“蔬屮之丰,园圃毓之;楨榦之富,虞衡作之。”
  • 网络解释:

  • 虞衡虞衡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古代掌山林川泽之官。
  • 综合释义:

  • 古代掌山林川泽之官。《周礼·天官·太宰》:“以九职任万民,三曰虞衡。”郑玄注:“虞衡,掌山泽之官,主山泽之民者。”贾公彦疏:“地官掌山泽者谓之虞,掌川林者谓之衡。”孙诒让正义:“山林川泽之民属於虞衡,故即名其民职曰虞衡,亦通谓之虞。”虞,衡分职,周汉已然,魏晋以来,概称虞曹、虞部。隋代以后虞部属工部尚书。明改为虞衡司,清末始废。唐刘商《金井歌》:“虞衡相贺为禎祥,畏人採攫持殳戕。”宋叶适《除吏部侍郎谢表》:“从冬卿而陪献纳,考地贡而修虞衡。”章炳麟《訄书·明农》:“蔬屮之丰,园圃毓之;楨榦之富,虞衡作之。”参见“虞部”、“虞曹”。
  • 汉语大词典:

  • 古代掌山林川泽之官。《周礼·天官·太宰》:“以九职任万民,三曰虞衡。”郑玄注:“虞衡,掌山泽之官,主山泽之民者。”贾公彦疏:“地官掌山泽者谓之虞,掌川林者谓之衡。”孙诒让正义:“山林川泽之民属于虞衡,故即名其民职曰虞衡,亦通谓之虞。”虞,衡分职,周汉已然,魏晋以来,概称虞曹、虞部。隋代以后虞部属工部尚书。明改为虞衡司,清末始废。唐刘商《金井歌》:“虞衡相贺为祯祥,畏人采攫持殳戕。”宋叶适《除吏部侍郎谢表》:“从冬卿而陪献纳,考地贡而修虞衡。”章炳麟《訄书·明农》:“蔬屮之丰,园圃毓之;桢干之富,虞衡作之。”参见“虞部”、“虞曹”。
  • 其他释义:

  • 1.古代掌山林川泽之官。
虞衡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yú

[yú]

预料:不虞。 ◎ 忧虑:无冻馁之虞。 ◎ 欺骗:尔虞我诈。 ◎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 ◎ 古同“娱”,安乐。 ◎ 古代掌管山泽的官:虞人(中国春秋战国时称)。 ◎ 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舜所建。 ◎ 姓。

读音:héng

[héng]

秤杆,泛指秤:衡器。衡镜(借指辨别是非善恶的标准)。衡鉴(衡镜)。 ◎ 称量:衡钧(借指执掌国政之权)。 ◎ 反复思索做出决定,比较评定:权衡。衡情度理。 ◎ 平,对等:平衡。均衡。 ◎ 指北斗星:衡汉(北斗星和银河)。 ◎ 古同“横”,纵横。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