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蜂虎

基本解释

  蜂虎(Meropidae;bee-eaters)是鸟纲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蜂虎科(Meropidea)约25种鸟类的通称。见于欧亚两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及非洲和澳大利亚(黄喉蜂虎〔Merops apiaster〕到不列颠群岛)。

详细解释



  形态

  体长15∼35公分(6∼14吋)。嘴中等长,稍下曲,尖端锐利。羽毛耀眼,多为绿色,许多种类有红、黄、蓝或紫色的,中央尾羽长。以蜜蜂、胡蜂及其他昆虫为食。嘴细长而尖,稍向下弯;尾脂腺裸出;尾羽12枚;后爪较中爪为短;羽色艳丽 ,上背呈紫栗色,下背至尾上淡蓝色,肩与翅呈辉深绿色;胸辉绿色,向后渐淡而近白。因嗜食蜂类而得名。共25种。分布几乎遍及东半球的热带和温带地区,常见于非洲、欧洲南部、东南亚和大洋洲。中国有2属6种。其中夜蜂虎属仅有夜蜂虎一种;蜂虎属中的绿喉蜂虎和黑胸蜂虎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习性

  蜂虎飞行敏捷,善于在飞行中捕食,但食物因地点、季节而异,除蜂类外,亦捕食象甲、榆毒蛾、虻、蜻蜓、白蚁、蝴蝶等昆虫以及甲壳类动物。集群繁殖,常几百对在同一巢区,一般在堤坝的高处挖洞为巢,也常营巢于山地坟墓的隧道中。每窝产卵5~6枚,白色略带粉红,大小约为26毫米×22毫米。孵化期20天。蜂虎嗜食蜂类,不利于养蜂业,但它嗜吃昆虫,尤其是白飞蚁,有益于农业。

字义分解

读音:fēng

[fēng]

昆虫,会飞,多有毒刺,能蜇人。有“蜜蜂”、“熊蜂”、“胡蜂”、“细腰蜂”等多种,多成群住在一起。 ◎ 特指“蜜蜂”:蜂巢。蜂房。蜂蜡。蜂蜜。蜂乳。蜂王(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蜂,专司产卵,通常每个蜂群只有一只。亦称“母蜂”)。蜂腰(a.蜂腰中间细,喻居中者最差;b.诗律“八病”之一;c.书法笔病之一)。 ◎ 〔蜂鸟〕鸟类中最小的一种,大小如大拇指,嘴细长。吃花蜜和花上的小昆虫。产于南美洲。 ◎ 众多:蜂起。蜂拥。蜂聚。蜂集。

读音:hù,hǔ

[hù,hǔ]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 勇猛、威武: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 古同“唬”,威吓。 ◎ 古同“琥”,琥珀。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