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蜩螗
蜩螗
tiáo tánɡ
  • 蜩螗的解释
  • 1.亦作"蜩螳"。 2.蝉的别名。 3.比喻喧闹﹑纷扰不宁。

  • 词语解释:

  • 1.亦作'蜩螳'。2.蝉的别名。3.比喻喧闹﹑纷扰不宁。蜩螗[tiáotáng]⒈亦作“蜩螳”。⒉蝉的别名。⒊比喻喧闹、纷扰不宁。
  • 引证解释:

  • ⒈亦作“蜩螳”。⒉蝉的别名。引汉焦赣《易林·谦之解》:“蜩螗欢喜,草木嘉茂。”晋陆云《寒蝉赋》:“容丽蜩螗,声美宫商。”五代齐己《移居西湖作》诗之二:“蜩螗晚噪风枝稳,翡翠閒眠宿处深。”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诗之十二:“蜩螳千万沸斜阳,蛙黽无边聒夜长。”清曹寅《射堂柳已成行命儿辈习射作》诗之一:“无限蜩螗齐沸了,又携儿辈踏清秋。”⒊比喻喧闹、纷扰不宁。参见“蜩螗沸羹”。引清赵翼《耳聋》诗:“世务纷蜩螗,聆之本何益。”丘复《寄曹耐公汕头》诗:“国会初开幕,党争正蜩螗。”庐隐《海滨故人》四:“以年来国事蜩螗,固为有心人所同悲,但吾辈则志不在斯。”
  • 网络解释:

  • 蜩螗蜩螗是一个汉字词语,亦作“蜩螳”。
  • 综合释义:

  • 亦作“蜩螳”。汉焦赣《易林·谦之解》:“蜩螗欢喜,草木嘉茂。”晋陆云《寒蝉赋》:“容丽蜩螗,声美宫商。”五代齐己《移居西湖作》诗之二:“蜩螗晚噪风枝稳,翡翠閒眠宿处深。”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诗之十二:“蜩螳千万沸斜阳,蛙黽无边聒夜长。”清曹寅《射堂柳已成行命儿辈习射作》诗之一:“无限蜩螗齐沸了,又携儿辈踏清秋。”比喻喧闹、纷扰不宁。清赵翼《耳聋》诗:“世务纷蜩螗,聆之本何益。”丘复《寄曹耐公汕头》诗:“国会初开幕,党争正蜩螗。”庐隐《海滨故人》四:“以年来国事蜩螗,固为有心人所同悲,但吾辈则志不在斯。”参见“蜩螗沸羹”。
  • 汉语大词典:

  • 亦作“蜩螳”。(1).蝉的别名。汉焦赣《易林·谦之解》:“蜩螗欢喜,草木嘉茂。”晋陆云《寒蝉赋》:“容丽蜩螗,声美宫商。”五代齐己《移居西湖作》诗之二:“蜩螗晚噪风枝稳,翡翠閒眠宿处深。”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诗之十二:“蜩螳千万沸斜阳,蛙黾无边聒夜长。”清曹寅《射堂柳已成行命儿辈习射作》诗之一:“无限蜩螗齐沸了,又携儿辈踏清秋。”(2).比喻喧闹、纷扰不宁。清赵翼《耳聋》诗:“世务纷蜩螗,聆之本何益。”丘复《寄曹耐公汕头》诗:“国会初开幕,党争正蜩螗。”庐隐《海滨故人》四:“以年来国事蜩螗,固为有心人所同悲,但吾辈则志不在斯。”参见“蜩螗沸羹”。
蜩螗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tiáo

[tiáo]

古书上指蝉:蜩甲(蝉蜕)。世事蜩螗。

读音:táng

[táng]

古书上指一种较小的蝉。

蜩螗造句
1、这人啊,就是放不下好奇二字,看看这卓府门前等候的车马,多的都不知道绕了几个圈子,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填街塞巷,蜩螗沸羹。2、对于大唐来说,宪宗元和的这几年正是国家转型的关键时刻,真正是国事蜩螗的时候了。3、际此蜩螗沸羹场景,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下遭人品头论足,相互比较,实在令燕玉瑶与程芯云两位佳丽颇...
1、士兵们纷扰不宁,蜩螗沸羹,只是无人逃离。 2、是章帝时诗人梁鸿所作,梁鸿也是登北邙山回望帝京叹国事蜩螗,民生艰难。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