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袍笏
袍笏
páo hù
  • 袍笏的解释
  • 1.朝服和手板。上古自天子以至大夫﹑士人,朝会时皆穿朝服执笏。后世唯品官朝见君王时才服用。 2.泛指官服。 3.借指有品级的文官。

  • 词语解释:

  • 袍笏páohù。(1)古代官员上朝时穿的官服和手拿的笏板。袍笏[páohù]⒈古代官员上朝时穿的官服和手拿的笏板。英officialclothingandtabletheldbeforethebreastbyofficialswhenreceivedinaudiencebytheemperor;
  • 基础解释:

  • 古代官员上朝时穿的官服和手拿的笏板
  • 引证解释:

  • ⒈朝服和手板。上古自天子以至大夫、士人,朝会时皆穿朝服执笏。后世唯品官朝见君王时才服用。引唐沉佺期《回波词》:“身名已蒙齿録,袍笏未復牙緋。”《宋史·选举志一》:“太平兴国二年,御殿覆试,内出赋题,赋韵平侧相间,依次而用……凡五百餘人,皆赐袍笏。”《花月痕》第四三回:“忽见西边的门拥出许多侍女,宫妆艷服,手中有捧冠带的,有捧袍笏的,迎将出来。”⒉泛指官服。引宋刘克庄《鹊桥仙·生日和居厚弟》词:“女孙笄珥,男孙袍笏,少长今朝咸集。”清钮琇《觚賸·石言》:“所以怪石作贡,文石呈祥,甲乙品於衞公,袍笏拜於元章。”⒊借指有品级的文官。引《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梁将篡唐,晋王李克用使人聘于契丹……既归而背约,遣使者袍笏梅老聘梁。”清顾炎武《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石人十有二,袍笏兼戎装。”
  • 网络解释:

  • 袍笏袍笏,汉语词汇。
  • 解释:

  • 1.朝服和手板。上古自天子以至大夫�p士人,朝会时皆穿朝服执笏。后世唯品官朝见君王时才服用。
  • 综合释义:

  • 朝服和手板。上古自天子以至大夫、士人,朝会时皆穿朝服执笏。后世唯品官朝见君王时才服用。唐沉佺期《回波词》:“身名已蒙齿録,袍笏未復牙緋。”《宋史·选举志一》:“太平兴国二年,御殿覆试,内出赋题,赋韵平侧相间,依次而用……凡五百餘人,皆赐袍笏。”《花月痕》第四三回:“忽见西边的门拥出许多侍女,宫妆艷服,手中有捧冠带的,有捧袍笏的,迎将出来。”泛指官服。宋刘克庄《鹊桥仙·生日和居厚弟》词:“女孙笄珥,男孙袍笏,少长今朝咸集。”清钮琇《觚賸·石言》:“所以怪石作贡,文石呈祥,甲乙品於衞公,袍笏拜於元章。”借指有品级的文官。《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梁将篡唐,晋王李克用使人聘于契丹……既归而背约,遣使者袍笏梅老聘梁。”清顾炎武《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石人十有二,袍笏兼戎装。”袍笏[páohù]古时官吏的朝服和手笏。《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凡五百余人,皆赐袍笏,锡宴开宝寺,帝自为诗二章赐之。」明.李昌祺《剪灯余话.卷五.贾云华还魂记》:「需次待缺,首具袍笏,诣贾氏拜夫人。」
  • 汉语大词典:

  • (1).朝服和手板。上古自天子以至大夫、士人,朝会时皆穿朝服执笏。后世唯品官朝见君王时才服用。唐沈佺期《回波词》:“身名已蒙齿录,袍笏未复牙绯。”《宋史·选举志一》:“太平兴国二年,御殿覆试,内出赋题,赋韵平侧相间,依次而用……凡五百馀人,皆赐袍笏。”《花月痕》第四三回:“忽见西边的门拥出许多侍女,宫妆艳服,手中有捧冠带的,有捧袍笏的,迎将出来。”(2).泛指官服。宋刘克庄《鹊桥仙·生日和居厚弟》词:“女孙笄珥,男孙袍笏,少长今朝咸集。”清钮琇《觚剩·石言》:“所以怪石作贡,文石呈祥,甲乙品于卫公,袍笏拜于元章。”(3).借指有品级的文官。《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梁将篡唐,晋王李克用使人聘于契丹……既归而背约,遣使者袍笏梅老聘梁。”清顾炎武《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石人十有二,袍笏兼戎装。”
  • 国语辞典:

  • 古时官吏的朝服和手笏。袍笏[páohù]⒈古时官吏的朝服和手笏。引《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凡五百余人,皆赐袍笏,锡宴开宝寺,帝自为诗二章赐之。」明·李昌祺《剪灯余话·卷五·贾云华还魂记》:「需次待缺,首具袍笏,诣贾氏拜夫人。」
  • 辞典修订版:

  • 古时官吏的朝服和手笏。《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凡五百余人,皆赐袍笏,锡宴开宝寺,帝自为诗二章赐之。」明.李昌祺《剪灯余话.卷五.贾云华还魂记》:「需次待缺,首具袍笏,诣贾氏拜夫人。」
  • 其他释义:

  • 1.朝服和手板。上古自天子以至大夫﹑士人,朝会时皆穿朝服执笏。后世唯品官朝见君王时才服用。2.泛指官服。3.借指有品级的文官。
袍笏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páo

[páo]

中式长衣:袍子。长袍。旗袍。棉袍。皮袍。同袍(旧时军人相称)。袍泽(“袍”和“泽”均为古代衣服,后以此称军队中的同事,如“袍袍之谊”、“袍袍故旧”)。 ◎ 衣服的前襟:“反袂拭面,涕沾袍”。

读音:hù

[hù]

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朝(cháo )笏。“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

袍笏造句
1、拔刀断贼血模糊,袍笏雍容诣官府。2、纬令台吏趣百官诣行在,皆辞以无袍笏,纬召三院御史,泣谓:布衣亲旧有急,犹当赴之。3、第三次,他官位不求了,只求北宋政府赐给袍笏官服,作为宋官的象征。4、第三次,他官位不求了,只求北宋政府赐给袍笏官服,作为宋官的象征。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