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裹鲊
裹鲊
ɡuǒ ɡuǒ
  • 裹鲊的解释
  • 1.经过腌制并用荷叶包裹而成的便于贮藏的鱼食品。 2.晋王羲之《裹鲊帖》的省称。

  • 词语解释:

  • 1.经过腌制并用荷叶包裹而成的便于贮藏的鱼食品。2.晋王羲之《裹鲊帖》的省称。裹鲊[guǒzhǎ]⒈经过腌制并用荷叶包裹而成的便于贮藏的鱼食品。⒉晋王羲之《裹鲊帖》的省称。
  • 基础解释:

  • 经过腌制并用荷叶包裹而成的便于贮藏的鱼食品。晋王羲之《裹鲊帖》的省称。
  • 引证解释:

  • ⒈经过腌制并用荷叶包裹而成的便于贮藏的鱼食品。参见“裹鮓帖”。引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作鱼鲊》:“作裹鮓法:臠鱼,洗讫,则盐和糝。十臠为裹,以荷叶裹之,唯厚为佳,穿破则虫入。不復须水浸、镇迮之事。只三二日便熟,名曰‘曝鮓’。荷叶别有一种香,奇相发起香气,又胜凡鮓,有茱萸、橘皮则用;无亦无嫌也。”⒉晋王羲之《裹鲊帖》的省称。引元赵孟頫《论书》诗:“《裹鮓》若能长住世,子鸞未必可惊人。”
  • 综合释义:

  • 经过腌制并用荷叶包裹而成的便于贮藏的鱼食品。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作鱼鲊》:“作裹鮓法:臠鱼,洗讫,则盐和糝。十臠为裹,以荷叶裹之,唯厚为佳,穿破则虫入。不復须水浸、镇迮之事。只三二日便熟,名曰‘曝鮓’。荷叶别有一种香,奇相发起香气,又胜凡鮓,有茱萸、橘皮则用;无亦无嫌也。”参见“裹鮓帖”。晋王羲之《裹鲊帖》的省称。元赵孟頫《论书》诗:“《裹鮓》若能长住世,子鸞未必可惊人。”
  • 汉语大词典:

  • (1).经过腌制并用荷叶包裹而成的便于贮藏的鱼食品。北魏贾思协《齐民要术·作鱼鲊》:“作裹鲊法:脔鱼,洗讫,则盐和糁。十脔为裹,以荷叶裹之,唯厚为佳,穿破则虫入。不复须水浸、镇迮之事。只三二日便熟,名曰‘曝鲊’。荷叶别有一种香,奇相发起香气,又胜凡鲊,有茱萸、橘皮则用;无亦无嫌也。”参见“裹鲊帖”。(2).晋王羲之《裹鲊帖》的省称。元赵孟頫《论书》诗:“《裹鲊》若能长住世,子鸾未必可惊人。”
裹鲊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guǒ

[guǒ]

包;缠绕:裹脚。把这包糖裹好。裹足不前。 ◎ 夹带;夹杂:不该把次货裹进去卖。好人坏人裹在一起一时分不清。 ◎ 方言,吸(奶):小孩生下来就会裹奶。奶头被这孩子裹得生疼。

读音:zhǎ

[zhǎ]

一种用盐和红曲腌的鱼:“江南人好作盘游饭,鲊脯脍炙,无有不埋在饭中”。 ◎ 用米粉、面粉等加盐和其他作料拌制的切碎的菜,可以贮存:茄子鲊。扁豆鲊。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