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褕狄
褕狄
yú dí
  • 褕狄的解释
  • 1.见"褕翟"。

  • 词语解释:

  • 亦作'褕狄'。古代王后从王祭先公之服,亦为三夫人及上公妻之命服,因服上刻画雉形,故名。狄,通'翟'。
  • 基础解释:

  • 见/'褕翟/'。
  • 引证解释:

  • ⒈见“褕翟”。
  • 网络解释:

  • 褕狄古代王后的祭服,即“褕翟”,以衣上彩绘长尾野鸡(翟)图形而称。
  • 汉语大词典:

  • 见“褕翟”。《汉语大词典》:褕翟  拼音:yúzhái亦作“褕狄”。古代王后从王祭先公之服,亦为三夫人及上公妻之命服,因服上刻画雉形,故名。狄,通“翟”。《诗·鄘风·君子偕老》“其之翟也”毛传:“褕翟、阙翟,羽饰衣也。”郑玄笺:“侯伯夫人之服,自褕翟而下,如王后焉。”《北堂书钞》卷一二八引《三礼图》:“褕翟,王后从王祭先公服衣也,刻青翟形,采画雉,缀于衣是也。”唐柳宗元《礼部贺册太上皇后表》:“伏惟皇帝陛下对若天休,奉扬睿旨,长秋既登其正位,褕狄亦被于恩光。”清钱谦益《梁母吴太夫人寿序》:“于褕狄鞠裳,鱼轩重锦,见三代之服物焉。”参阅《周礼·天官·内司服》“揄狄”孙诒让正义。
  • 其他释义:

  • 1.见'褕翟'。
褕狄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yú

[yú]

美:“褕衣甘食”。

读音:dí

[dí]

中国古族名。春秋前,长期活动于齐、鲁、晋、卫、宋、郑等国之间,与诸国有频繁的接触。因为他们主要居住于北方,故又通称“北狄”(亦作“翟”)。 ◎ 秦汉以后,中国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 古代最下级的官吏。 ◎ 有力的麋鹿。 ◎ 古同“翟”,乐舞所用的雉羽。 ◎ 姓。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