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襕袍
襕袍
lán páo
  • 襕袍的解释
  • 1.古代的一种公服。因其于袍下施横襕为裳,故称。其制始于北周。

  • 词语解释:

  • 古代的一种公服。因其于袍下施横襕为裳,故称。其制始于北周。襕袍[lánpáo]⒈古代的一种公服。因其于袍下施横襕为裳,故称。其制始于北周。
  • 引证解释:

  • ⒈古代的一种公服。因其于袍下施横襴为裳,故称。其制始于北周。参阅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第六章第二节。引《元史·礼乐志五》:“次一人,冠唐帽,緑襴袍,角带,舞蹈而进。”《水浒传》第八四回:“班部丛中转出一官员,乃是欧阳侍郎,襴袍拂地,象简当胸。”
  • 网络解释:

  • 襕袍襕袍,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古代的一种公服。
  • 综合释义:

  • 古代的一种公服。因其于袍下施横襴为裳,故称。其制始于北周。《元史·礼乐志五》:“次一人,冠唐帽,緑襴袍,角带,舞蹈而进。”《水浒传》第八四回:“班部丛中转出一官员,乃是欧阳侍郎,襴袍拂地,象简当胸。”参阅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第六章第二节。
  • 汉语大词典:

  • 古代的一种公服。因其于袍下施横襕为裳,故称。其制始于北周。《元史·礼乐志五》:“次一人,冠唐帽,绿襕袍,角带,舞蹈而进。”《水浒传》第八四回:“班部丛中转出一官员,乃是欧阳侍郎,襕袍拂地,象简当胸。”参阅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第六章第二节。
  • 其他释义:

  • 1.古代的一种公服。因其于袍下施横襕为裳,故称。其制始于北周。
襕袍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lán

[lán]

古代一种上下衣相连的服装。

读音:páo

[páo]

中式长衣:袍子。长袍。旗袍。棉袍。皮袍。同袍(旧时军人相称)。袍泽(“袍”和“泽”均为古代衣服,后以此称军队中的同事,如“袍袍之谊”、“袍袍故旧”)。 ◎ 衣服的前襟:“反袂拭面,涕沾袍”。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