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观衅
观衅
ɡuān xìn
  • 观衅的解释
  • 1.见"观衅"。

  • 词语解释:

  • 窥伺敌人的间隙观衅[guānxìn]⒈见“观衅”。
  • 基础解释:

  • 见“觀釁”。窥伺敌人的间隙。
  • 引证解释:

  • ⒈见“观衅”。亦作“观衅”。窥伺敌人的间隙。引《左传·宣公十二年》:“会闻用师,观衅而动。”陆德明释文引服虔曰:“衅,间也。”唐白居易《策林·议兵》:“相时观衅,取乱侮亡,不为祸先,敌至而应,谓之应兵。”宋苏辙《赤壁怀古》诗:“古来伐国须观衅,意突成功所未闻。”清刘松山《致梅启熙书》:“弟现驻南阳所属之石桥,暂行控扼,观衅而动。”
  • 网络解释:

  • 观衅观衅,读音guanxin,汉语词语,指窥伺敌人的间隙以便行动。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
  • 综合释义:

  • 见“观衅”。亦作“观衅”。窥伺敌人的间隙。《左传·宣公十二年》:“会闻用师,观衅而动。”陆德明释文引服虔曰:“衅,间也。”唐白居易《策林·议兵》:“相时观衅,取乱侮亡,不为祸先,敌至而应,谓之应兵。”宋苏辙《赤壁怀古》诗:“古来伐国须观衅,意突成功所未闻。”清刘松山《致梅启熙书》:“弟现驻南阳所属之石桥,暂行控扼,观衅而动。”观衅[guānxìn]等待机会,有所企图。《左传.宣公十二年》:「会闻用师,观衅而动。」
  • 网友释义:

  • 观衅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会闻用师,观衅而动。”(会:士会,晋臣。)
  • 汉语大词典:

  • 亦作“观衅”。窥伺敌人的间隙。《左传·宣公十二年》:“会闻用师,观衅而动。”陆德明释文引服虔曰:“衅,间也。”唐白居易《策林·议兵》:“相时观衅,取乱侮亡,不为祸先,敌至而应,谓之应兵。”宋苏辙《赤壁怀古》诗:“古来伐国须观衅,意突成功所未闻。”清刘松山《致梅启熙书》:“弟现驻南阳所属之石桥,暂行控扼,观衅而动。”
  • 国语辞典:

  • 等待机会,有所企图。观衅[guānxìn]⒈等待机会,有所企图。引《左传·宣公十二年》:「会闻用师,观衅而动。」
  • 辞典修订版:

  • 等待机会,有所企图。《左传.宣公十二年》:「会闻用师,观衅而动。」
  • 其他释义:

  • 1.见'观衅'。
观衅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guàn,guān

[guàn,guān]

看,察看:观看。观止(赞叹所看到的事物极端完美,无以复加)。观风(a.暗中察看动静,以定行止;b.观察民间风俗习惯,生活状态)。观阵。观赏。观察。观感。参观。 ◎ 看到的景象或样子:观瞻(a.事物的外观、景象及其留给人们的印象;b.注视,瞻望)。大观。奇观。 ◎ 对事物的看法、认识:观点。观念。主观。客观。世界观。

读音:xìn

[xìn]

古代用牲畜的血涂器物的缝隙:衅钟。衅鼓。 ◎ 缝隙,感情上的裂痕,争端:衅隙。衅端(争端)。挑衅。寻衅。 ◎ 以香熏身:衅浴。

观衅造句
1、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不可失也。2、然后练兵积粟,观衅伺隙,进可讨贼,退可自守。3、既定汉中,然后练兵积粟,观衅伺隙,暗和张锋,进可讨贼,退可自守。4、燧请且休将士,观衅而动,怀光曰:彼营垒既立,将为后患,...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