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训诂
训诂
xùn ɡǔ
  • 训诂的解释
  • 指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古书中的词语。

  • 词语解释:

  • 训诂xùngǔ。(1)解释古文字义。训诂[xùngǔ]⒈解释古文字义。例特令校书郎贾逵为之训诂。——《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英explanationsofwordsinancientbooks;gloss;glossary;commentaryworkonclassics;
  • 基础解释:

  • (动)解释古书中字句的意义。
  • 引证解释:

  • ⒈对字句(主要是对古书字句)作解释。亦指对古书字句所作的解释。引《汉书·扬雄传上》:“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詁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唐杨於陵《祭权相公文》:“帝曰丝纶,代予言语,词之颇僻,政亦乖阻,尔其专掌,尔必师古。亟换官荣,屡移星序,春泉涌溢,彩翰飞舞,丕变浇讹,裁成训詁。”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小学》:“詁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盖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詁。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乡邻,有训詁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也,训詁之功大矣哉!”黄侃《文字声韵训诂笔记·训诂笔记上·训诂学定义及训诂名称》:“詁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训詁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詁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洪诚《训诂学》第一章第二节:“训诂的对象本不限于古代汉语,但是古代汉语是主要对象。阅读古代汉语,在文字语言上出现的问题,比阅读现代汉语出现的问题,要多得多……训诂是要讲通文意。有时候只要解释个别的词,全句的意思就清楚了;有时候却要加以申说,人们才看得懂。”
  • 网络解释:

  • 训诂训诂,解释古代汉语典籍中的字句。就是解释的意思,具体指解释古代汉语(文言文)中字词的意义。“训”,许慎《说文解字》:“训,说教也。”段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明梅膺祚《字汇》:“训,释也。如某字释作某义,顺其义以训之。”用现代汉语说,训,就是通俗的话去解释某个字的字义。“诂”,《说文》:“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段注:“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
  • 综合释义:

  • 对字句(主要是对古书字句)作解释。亦指对古书字句所作的解释。《汉书·扬雄传上》:“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詁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唐杨於陵《祭权相公文》:“帝曰丝纶,代予言语,词之颇僻,政亦乖阻,尔其专掌,尔必师古。亟换官荣,屡移星序,春泉涌溢,彩翰飞舞,丕变浇讹,裁成训詁。”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小学》:“詁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盖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詁。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乡邻,有训詁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也,训詁之功大矣哉!”黄侃《文字声韵训诂笔记·训诂笔记上·训诂学定义及训诂名称》:“詁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训詁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詁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洪诚《训诂学》第一章第二节:“训诂的对象本不限于古代汉语,但是古代汉语是主要对象。阅读古代汉语,在文字语言上出现的问题,比阅读现代汉语出现的问题,要多得多……训诂是要讲通文意。有时候只要解释个别的词,全句的意思就清楚了;有时候却要加以申说,人们才看得懂。”
  • 网友释义:

  • 训诂,解释古代汉语典籍中的字句。就是解释的意思,具体指解释古代汉语(文言文)中字词的意义。“训”,许慎《说文解字》:“训,说教也。”段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明梅膺祚《字汇》:“训,释也。如某字释作某义,顺其义以训之。”用现代汉语说,训,就是通俗的话去解释某个字的字义。“诂”,《说文》:“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段注:“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人,是之谓诂。”
  • 汉语大词典:

  • 对字句(主要是对古书字句)作解释。亦指对古书字句所作的解释。《汉书·扬雄传上》:“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唐杨于陵《祭权相公文》:“帝曰丝纶,代予言语,词之颇僻,政亦乖阻,尔其专掌,尔必师古。亟换官荣,屡移星序,春泉涌溢,彩翰飞舞,丕变浇讹,裁成训诂。”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小学》:“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盖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能使别国如乡邻,有训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也,训诂之功大矣哉!”黄侃《文字声韵训诂笔记·训诂笔记上·训诂学定义及训诂名称》:“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洪诚《训诂学》第一章第二节:“训诂的对象本不限于古代汉语,但是古代汉语是主要对象。阅读古代汉语,在文字语言上出现的问题,比阅读现代汉语出现的问题,要多得多……训诂是要讲通文意。有时候只要解释个别的词,全句的意思就清楚了;有时候却要加以申说,人们才看得懂。”
  • 国语辞典:

  • 训,指用较通俗的话去解释某个字义,如人言为信。诂,指用当代的话去解释字的古义,或用普遍通行的话去解释方言的字义,如不聿为笔。训诂指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训诂[xùngǔ]⒈训,指用较通俗的话去解释某个字义,如人言为信。诂,指用当代的话去解释字的古义,或用普遍通行的话去解释方言的字义,如不聿为笔。训诂指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
  • 辞典简编版:

  • 训,用通俗的话解说事物。诂,用当代或通用的话解释古代词语或方言。训诂即用当代通行或通俗的话来解释古书中的字义。 【造句】我们可藉由训诂的方式来研读中国的古书。
  • 英语:

  • scholiast,critical interpretation of ancient texts,explanations of words in ancient books,
  • 法语:

  • commentaire,exégèse des textes anciens
  • 其他释义:

  • 指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古书中的词语。
训诂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xùn

[xùn]

教导,教诲:训诫。训蒙(教育儿童)。训迪(教诲开导)。教(jiào )训。培训。 ◎ 可以作为法则的话:家训。 ◎ 典式,法则:不足为训。 ◎ 解释词的意义:训诂(解释古书中的字、词句的意义。亦称“训故”、“诂训”、“故训”)。训读(日文借用汉字写日语原有的词,用日语语音读汉字)。

读音:gǔ

[gǔ]

用通行的话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字义:训诂。解诂。字诂。

训诂造句
1、根据中国传统训诂学的训诂原理、语义观念以及词汇语义学原理,运用义素二分法类聚、梳理并分析该书中手工业原材料词语之间的关系。2、方舆典礼音声训诂,无不各造其极,尤精于簿录。3、读经如果不探究其中的义理,只留心章句训诂,那就像买椟还珠一样,读再多也没用。4、经学、历算、地理、方志、音韵、训诂均有精深...
1、我们应该将汉语史研究和训诂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训诂材料在汉语史研究中的作用。2、阐明语法是训诂的重要内容之一,阐明语法对于正确训释词语、疏通文意有重要的意义。3、像音韵训诂这些穷幽极微的“小学”,王力讲得深入浅出,将初学者眼中的“畏途”变为“坦道”。4、训诂学,在清末代称为鲁殿灵光。5、...
1、反观其现代化历程,中国训诂学在民族化、现代化道路上曲折前进,应正确看待这一历史进程。 2、关于训诂学名称的定义,是20世纪以来中国训诂学界争论的热门话题之一。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