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诡情

基本解释

矫情。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八观》:“故听言信貌,或失其真,诡情御反,或失其贤,贤否之察,实在所依。” 明 唐顺之 《秋野殷公墓志铭》:“余览史传所纪,长者大抵多诡情以钓奇,至偿金不復辨,认牛不復问。诸如此类,史家以为奇而列之。”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六》:“听言察貌,或失其真;诡情御物,或失其实。”

字义分解

读音:guǐ

[guǐ]

欺诈,奸滑:诡称。诡道。诡诈。诡辩(a.无理强辩;b.逻辑学上指似是而非的论证,如“诡诡论”)。 ◎ 怪异,出乎寻常:诡异。诡怪。诡秘(隐秘难测)。诡谲。 ◎ 责成:诡求(责求,索讨,如“诡诡无已”)。 ◎ 违反:言行相诡。

读音:qíng

[qíng]

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感情。情绪。情怀。情操。情谊。情义。情致。情趣。情韵。性情。情愫(真情实意)。情投意合。情景交融。 ◎ 专指男女相爱的心理状态及有关的事物:爱情。情人。情书。情侣。情诗。殉情。情窦初开(形容少女初懂爱情)。 ◎ 对异性的欲望,性欲:情欲。发情期。 ◎ 私意:情面。说情。 ◎ 状况:实情。事情。国情。情形。情势。情节。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