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谏议
谏议
jiàn yì
  • 谏议的解释
  • 1.官名。谏议大夫。 2.谏诤。 3.指谏诤论议的文字。

  • 词语解释:

  • 官名。谏议大夫。谏诤。指谏诤论议的文字。谏议[jiànyì]⒈官名。谏议大夫。⒉谏诤。⒊指谏诤论议的文字。
  • 引证解释:

  • ⒈官名。谏议大夫。引《汉书·王莽传下》:“又置师友祭酒及侍中、諫议、六经祭酒各一人。”唐韩愈《感春》诗之三:“蔡州纳节旧将死,起居諫议联翩来。”太平天囯洪仁玕《资政新篇》:“或更立一无情面之諫议在侧,以辅圣聪不逮。”⒉谏诤。引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子胥力於战伐,死於諫议。”⒊指谏诤论议的文字。引刘师培《<文章学史>序》:“如房玄龄深识机宜,马周长於机变,魏徵少学纵横,然房长於书檄,马长於敷奏,魏长於諫议。”
  • 网络解释:

  • 谏议谏议指谏诤论议的文字。
  • 综合释义:

  • 官名。谏议大夫。《汉书·王莽传下》:“又置师友祭酒及侍中、諫议、六经祭酒各一人。”唐韩愈《感春》诗之三:“蔡州纳节旧将死,起居諫议联翩来。”太平天囯洪仁玕《资政新篇》:“或更立一无情面之諫议在侧,以辅圣聪不逮。”谏诤。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子胥力於战伐,死於諫议。”指谏诤论议的文字。刘师培《<文章学史>序》:“如房玄龄深识机宜,马周长於机变,魏徵少学纵横,然房长於书檄,马长於敷奏,魏长於諫议。”谏议[jiànyì]直言规谏论议。如:「若君上有过,忠直之臣必犯颜谏议。」
  • 汉语大词典:

  • (1).官名。谏议大夫。《汉书·王莽传下》:“又置师友祭酒及侍中、谏议、六经祭酒各一人。”唐韩愈《感春》诗之三:“蔡州纳节旧将死,起居谏议联翩来。”太平天国洪仁玕《资政新篇》:“或更立一无情面之谏议在侧,以辅圣聪不逮。”(2).谏诤。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子胥力于战伐,死于谏议。”(3).指谏诤论议的文字。刘师培《〈文章学史〉序》:“如房玄龄深识机宜,马周长于机变,魏徵少学纵横,然房长于书檄,马长于敷奏,魏长于谏议。”
  • 国语辞典:

  • 直言规谏论议,如:「若君上有过,忠直之臣必犯颜谏议。」谏议[jiànyì]⒈直言规谏论议。例如:「若君上有过,忠直之臣必犯颜谏议。」
  • 其他释义:

  • 1.官名。谏议大夫。2.谏诤。3.指谏诤论议的文字。
谏议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jiàn

[jiàn]

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谏劝。进谏。谏阻。兵谏。从谏如流。

读音:yì

[yì]

意见,言论:议论。提议。建议。 ◎ 讨论,商量:商议。会议。协议。议案。议决。议价。 ◎ 评论是非,多指责备:非议。恐招物议。 ◎ 旧时文体的一种,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奏议。驳议。

谏议造句
1、春,正月,辛巳,睿宗祀南郊,初用谏议大夫贾曾议合祭天地。2、在董卓当朝之时,更是不畏残暴,上疏谏议,几被董卓加害,最后辞官归隐。3、一日,家乡故交黄子申上门拜见,望提携一二,行健慨然应诺,上疏荐为谏议大夫,没二天,皇上谕旨下达,擢用黄子申为谏议大夫。4、王邦直,字子鱼,号东溟,山东即墨人,系西汉...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