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谠论
谠论
dǎnɡ lùn
  • 谠论的解释
  • 1.正直之言﹐直言。

  • 词语解释:

  • 正直之言﹐直言。谠论[dǎnglùn]⒈正直之言,直言。
  • 引证解释:

  • ⒈正直之言,直言。引宋欧阳修《为君难论》:“忠言讜论,皆沮屈而去。”明张居正《答铨部李石塘书》:“惟公往在西臺,屡闻讜论。比奉翰札,率多溢美之词。”续范亭《延安五老》诗:“讜论一发四座惊,各党各派齐拥护。”
  • 网络解释:

  • 谠论谠论,典故名,典出《汉书》卷一百上〈叙列传上〉。“吾久不见班生,今日复闻谠言!”,今天又一次听到了正直的话。后遂以“谠论”等指正直之言,直言。
  • 综合释义:

  • 正直之言,直言。宋欧阳修《为君难论》:“忠言讜论,皆沮屈而去。”明张居正《答铨部李石塘书》:“惟公往在西臺,屡闻讜论。比奉翰札,率多溢美之词。”续范亭《延安五老》诗:“讜论一发四座惊,各党各派齐拥护。”谠论[dǎnglùn]正直的言论。《宋史.卷三三八.苏轼传》:「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也作「党论」。
  • 汉语大词典:

  • 正直之言,直言。宋欧阳修《为君难论》:“忠言谠论,皆沮屈而去。”明张居正《答铨部李石塘书》:“惟公往在西台,屡闻谠论。比奉翰札,率多溢美之词。”续范亭《延安五老》诗:“谠论一发四座惊,各党各派齐拥护。”
  • 国语辞典:

  • 正直的言论。《宋史.卷三三八.苏轼传》:「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也作「党论」。谠论[dǎnglùn]⒈正直的言论。也作「党论」。引《宋史·卷三三八·苏轼传》:「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
  • 其他释义:

  • 1.正直之言﹐直言。
谠论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dǎng

[dǎng]

正直的(言论):谠议。谠论。谠言。谠辞。

读音:lún,lùn

[lún,lùn]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论。 ◎ 看待:一概而论。 ◎ 衡量,评定:论罪。论功行赏。 ◎ 按照:论件。论资排辈。 ◎ 姓。

谠论造句
1、刘绪贻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更加关注社会,直面时代议题,坚持写文章呼吁民主,呼吁法治,直言谠论,锋芒灼人,广受公共思想界推重。2、尤为令人惊叹的乃是他披肝沥胆的倡言谠论。3、然而这种声音,应是诤言谠论、真知灼见,而不是漫无边际的泛泛之谈,更不是博人一乐的“搞笑”。4、他的高言谠论,真是不同凡响,...
1、他们无忌的诤言谠论,铁肩道义,于世有补,于时多益。2、书生办报,直言谠论,志士匡时,关心民瘼,但由于使用文言文,深奥难懂,读者局限于士绅和学子。3、然而这种声音,应是诤言谠论、真知灼见,而不是漫无边际的泛泛之谈。4、书生办报,直言谠论,志士匡时,关心民瘼,但由于使用文言文,深奥难懂,读者局限于士...
1、先来让我们疏理一些朱先生近年的高言谠论。2、《诉说》中有许多篇什的观念和谠论与“常理”看似相悖,但当你聆听之后,却大彻大悟宛若进入一种意识的新时空。3、在这关键时刻,你要作一个谠论直发的勇者,还是噤若寒蝉的懦夫?4、“三户”指楚地;“谠论”指宋代陈次升所撰《谠论集》(谠,正直的话)。5、1974...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