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谤的意思
谤的拼音 bàng
注音 ㄅㄤˋ
部首笔画 2
繁体字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形声
谤的笔顺捺折捺横捺撇捺折捺横折撇
谤的意思、基本意思
  • YYUY
  • UniCode
    U+8C24
  • 五行
  • YUPY
  • 四角号码
    30727
  • 规范汉字
    2797
  • 仓颉
    IVYBS
  • GBK编码
    B0F9
  • 基本解释


    (謗)
    bàng  ㄅㄤˋ
    ◎ 恶意攻击别人,说别人的坏话:谤讥。谤讪。谤议。谤毁。诽谤。
    ◎ 责备:谤木(传说中舜设立的供人写谏言的木牌,后代仿效。亦称“华表木”)。“厉王虐,国人谤王”。

    英文翻译


    defame   slander   vilify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謗 bàng 
    〈动〉
    (1) (形声兼会意。从言,旁声。本义:在背后公开地议论或批评某人的短处)
    (2) 同本义 [criticise openly]
    谤,毁也。——《说文》。按,谤者道人之实,事与诬谮不同。大言曰谤,小言曰诽,曰讥。
    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语上》
    有能谤讥于市朝。——《战国策·齐策》
    以致天下怨谤也。——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3) 又如:谤书(攻击别人或揭发别人隐私的文书;亦专指《史记》)
    (4) 诽谤 [defame;slander]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是故事修而谤兴。——唐· 韩愈《原毁》
    (5) 又如:谤言(公开指责他人的话。同谤议);谤誉(毁谤或赞誉)
    (6) 诅咒 [curse]
    进胙者莫不谤令尹。——《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上】【言字部】 謗;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188第18(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補浪切,牓去聲。【說文】毀也。【廣雅】惡也。【玉篇】誹也,對也。人道其惡也。【增韻】訕也。【左傳·莊二十二年】羈旅之臣,敢辱高位,以速官謗。【史記·孝文紀】朝有進善之旌,誹謗之木。【戰國策】樂羊反而語功,文侯示之謗書一篋。 又【集韻】【韻會】𠀤逋旁切,牓平聲。義同。 【正字通】本作𧩂。字彙从俗作謗,非。

    汉语字典

    [①][bàng]
    [《廣韻》補曠切,去宕,幫。]
    “谤1”的繁体字。亦作“1”。
    (1)指责别人的过失。
    (2)诽谤;毁谤。

    音韵参考

    [平水韵]:去声二十三漾
    [粤 语]:pong3
    [闽南语]:pong3

    字源字形

    谤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