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贪冒
贪冒
tān mào
  • 贪冒的解释
  • 1.贪得;贪图财利。 2.指贪图财利的人。

  • 词语解释:

  • 贪得;贪图财利。指贪图财利的人。贪冒[tānmào]⒈贪得;贪图财利。⒉指贪图财利的人。
  • 引证解释:

  • ⒈贪得;贪图财利。引《左传·成公十二年》:“诸侯贪冒,侵欲不忌。”《隋书·炀帝纪下》:“贪冒货贿,不知纪极。”唐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仁者耻贪冒,受禄量所宜。”明徐光启《漕河议》:“公忠廉直之官可得见长,贪冒闒茸之伦可得著罪。”⒉指贪图财利的人。引《旧唐书·职官志二》:“较之优劣,而定其留放,所以正权衡,明与夺,抑贪冒,进贤能。”
  • 网络解释:

  • 贪冒贪冒,汉语词汇。
  • 释义:

  • (1).贪得;贪图财利。(2).指贪图财利的人。
  • 综合释义:

  • 贪得;贪图财利。《左传·成公十二年》:“诸侯贪冒,侵欲不忌。”《隋书·炀帝纪下》:“贪冒货贿,不知纪极。”唐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仁者耻贪冒,受禄量所宜。”明徐光启《漕河议》:“公忠廉直之官可得见长,贪冒闒茸之伦可得著罪。”指贪图财利的人。《旧唐书·职官志二》:“较之优劣,而定其留放,所以正权衡,明与夺,抑贪冒,进贤能。”贪冒[tānmào]为官贪污而不廉洁。《左传.成公十二年》:「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也作「贪墨」。
  • 网友释义:

  • 贪冒,汉语词汇。拼音:tānmào释义:(1).贪得;贪图财利。(2).指贪图财利的人。
  • 汉语大词典:

  • (1).贪得;贪图财利。《左传·成公十二年》:“诸侯贪冒,侵欲不忌。”《隋书·炀帝纪下》:“贪冒货贿,不知纪极。”唐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仁者耻贪冒,受禄量所宜。”明徐光启《漕河议》:“公忠廉直之官可得见长,贪冒阘茸之伦可得著罪。”(2).指贪图财利的人。《旧唐书·职官志二》:“较之优劣,而定其留放,所以正权衡,明与夺,抑贪冒,进贤能。”
  • 国语辞典:

  • 为官贪污而不廉洁。《左传.成公十二年》:「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也作「贪墨」。贪冒[tānmò]⒈为官贪污而不廉洁。也作「贪墨」。引《左传·成公十二年》:「诸侯贪冒,侵欲不忌。」
  • 其他释义:

  • 1.贪得;贪图财利。2.指贪图财利的人。
贪冒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tān

[tān]

求多,不知足:贪玩。贪杯(过分好喝酒)。贪婪。贪污(利用职权非法地取得财物)。贪恋(十分留恋)。贪心。贪图。贪财。贪求。贪权。贪欲。贪得无厌。贪赃枉法。

读音:mào,mò

[mào,mò]

向外透或往上升:冒烟(a.烟往上升;b.发怒)。冒汗。冒尖。 ◎ 不顾(恶劣的环境或危险等),顶着:冒雨。冒险。冒死。 ◎ 不加小心,鲁莽,冲撞:冒失。冒昧。冒进(不顾具体条件,急躁进行)。 ◎ 用假的充当真的,假托:冒牌。冒充。冒名顶替。 ◎ 复盖:“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 贪污:“贪于饮食,冒于货贿”。 ◎ 古同“帽”。 ◎ 古同“瑁”,玳瑁。 ◎ 姓。

贪冒造句
1、罕之虽有胆决,雄猜翻覆,而抚民御众无方略,率多苛暴,性复贪冒,不得士心。 2、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
1、贪冒货贿,不知纪极;蠹政害民,实由于此。2、澄清吏治,裁割陋规,整饬官方,严惩贪墨,实为千载一时,彼时居官,大法小廉,殆成风俗,贪冒之徒,莫不望风革面。3、君子于一虫一蚁不忍伤残,一缕一丝勿容贪冒,变可为万物立命、天地立心矣。4、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