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踏勘
踏勘
tà kān
  • 踏勘的解释
  • 1.到现场实地查看。

  • 词语解释:

  • 踏勘tàkān。(1)在修路、建筑、采矿等工程之前,对地形、地质状况进行的现场勘察。(2)旧时官吏在出事现场查看。踏勘[tàkān]⒈在修路、建筑、采矿等工程之前,对地形、地质状况进行的现场勘察。例踏勘矿床。英makeanon-the-spotsurvey;⒉旧时官吏在出事现场查看。英makeapersonalinvestigationonthespot;
  • 基础解释:

  • 1.铁路、公路、水库、采矿等工程进行设计之前在实地勘察地形或地质情况。2.旧时官吏在出事现场查看。3.现场调查。它是指综合运用观察、访谈等方法到事情发生的场所进行实地调查的一种方法。
  • 引证解释:

  • ⒈到现场实地查看。引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上:“山陵事重,踏勘覆按,动经日月,恐不及七月之期耳。”《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乡间人纷纷的都来告荒。知县相公只得各处去踏勘。”清顾寿开《发仓穀》诗:“纷纷州县动呈祥,踏勘灾成例报荒。”陆文夫《献身》:“他经常出外踏勘山川河谷,风尘仆仆,辗转万里。”
  • 网络解释:

  • 踏勘踏勘也称现场调查。它是指综合运用观察、访谈等方法到事情发生的场所进行实地调查的一种方法。社会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只有到现场调查才能搞得清楚。如调查交通事故、刑事案件和其他突发性灾害等,采用踏勘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任何灾害、事故的发生,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这是踏勘调查的客观基础。踏勘调查一般分为实地勘查和现场访问。
  • 综合释义:

  • 到现场实地查看。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上:“山陵事重,踏勘覆按,动经日月,恐不及七月之期耳。”《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乡间人纷纷的都来告荒。知县相公只得各处去踏勘。”清顾寿开《发仓穀》诗:“纷纷州县动呈祥,踏勘灾成例报荒。”陆文夫《献身》:“他经常出外踏勘山川河谷,风尘仆仆,辗转万里。”
  • 网友释义:

  • 踏勘,指到现场实地查看。
  • 汉语大词典:

  • 到现场实地查看。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上:“山陵事重,踏勘覆按,动经日月,恐不及七月之期耳。”《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乡间人纷纷的都来告荒。知县相公只得各处去踏勘。”清顾寿开《发仓谷》诗:“纷纷州县动呈祥,踏勘灾成例报荒。”陆文夫《献身》:“他经常出外踏勘山川河谷,风尘仆仆,辗转万里。”
  • 国语辞典:

  • 亲自到现场查看。踏勘[tàkān]⒈亲自到现场查看。引《文明小史·第八回》:「老哥此来,只有一两天耽搁,兄弟须陪著老哥,把此事商议停妥,并到各门踏勘一遍。」英语togoandinspect(asite)​,todoanon-sitesurvey德语UntersuchungvotOrt,Ortsbegehung,Lokaltermin(S)​,etw.begehen,etw.besichtigen(V)​法语serendresurleslieuxpouruneinspection,faireunedescentesurleslieux
  • 辞典修订版:

  • 亲自到现场查看。《文明小史.第八回》:「老哥此来,只有一两天耽搁,兄弟须陪着老哥,把此事商议停妥,并到各门踏勘一遍。」
  • 辞典简编版:

  • 铁路、公路、水库等工程在设计之前,亲自到现场勘察或测量。 【造句】为了完成新建水库的设计蓝图,工程师亲自到工地踏勘地形。
  • 英语:

  • make an on-the-spot survey,
  • 其他释义:

  • 1.到现场实地查看。
踏勘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tà,tā

[tà,tā]

用脚踩:踏步。踏板。踏青(春天到郊外散步。亦称“踏春”)。踏雪。踏月。践踏。糟踏。脚踏实地。 ◎ 亲自到现场去:踏看。踏勘。踏查。踏访。

读音:kān

[kān]

校对,复看核定:勘核。勘正。勘误。校勘。 ◎ 实现调查,探测:勘测。勘探。勘查。 ◎ 审问囚犯:勘问。推勘。

踏勘造句
1、我们还是先到现场踏勘,回头再向佣人进行调查.2、空中测取水面热图是踏勘性研究的一种快速方法.3、为确定恰当的普查方法,人们建议踏勘性普查.4、小说中所发生的场景如上海、南京、江阴、南昌、庐山、长沙、湘西风凰城、汉口、重庆、烟台、旅顺港等地,我都一一踏勘过。5、根据筲箕背滩的多年实测资料、现场踏勘...
1、传统的机场建设方法是首先在小比例尺地形图上选择几种可行方案,通过实地踏勘确定最佳区域。 2、人大代表们实地踏勘了正在建设中的“三中心”项目及新坦村村民公寓式住宅项目,并听取了相关负责人的情况介绍后,对新区建设提出了建议。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