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踦的意思
踦的拼音
注音 ㄑㄧ ㄧˇ
部首笔画 7
繁体字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会意
踦的笔顺竖折横竖横竖横横撇捺横竖折横竖
踦的意思、基本意思
  • KHDK
  • UniCode
    U+8E26
  • 五行
  • KHDK
  • 四角号码
    64121
  • 规范汉字
    7922
  • 仓颉
    RMKMR
  • GBK编码
    DB70
  • 基本解释


    qī   ㄑㄧˉ
    ◎ 脚:“其狱一踦腓一踦屦而当死。”
    ◎ 跛:“其跳者踦也。”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qī 
    〈形〉
    (1) (形声。从足,奇声。本义:一只脚)
    (2) 同本义 [a foot]。如:踦校(一只脚;残缺)
    (3) 脚跛,行走不便。亦指跛足的人 [lame]。如:踦跂(行走不便的样子);踦犊(行走不稳的小牛);踦牂(跛足母羊)
    (4) 偏重 [lay particular stress on;one-sidedly emphasize]。如:踦重(偏重);踦颇(偏颇;片面);踦跛(两足着地时重心偏于一边)
    基本词义

    〈动〉
    (1) 用膝顶住 [prop knee against]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庄子·养生主》
    (2) 又如:踦踦(一方抵撑,一方拉引。拼博争持的样子)
    (3) 倚立 [stand against something]。如:踦户(倚门);踦闾(倚门,紧挨着门)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中】【足字部】 踦;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1228第30(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去奇切【集韻】【韻會】丘奇切,𠀤音欹。【說文】一足也。【博雅】蹇也。【揚子·方言】踦,奇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閒,凡全物而體不具謂之倚。梁楚之閒謂之踦。雍梁之西郊,凡嘼支體不具者謂之踦。【廣韻】亦作㞆。 又【前漢·段會宗傳】亦足以復鴈門之踦。【註】應劭曰:踦,隻也。踦隻,不偶也。 又【左思·蜀都賦】山阜猥積而踦嶇。【註】傾側也。○按與崎同。 又【集韻】巨綺切,音技。足脛也。【爾雅·釋畜】左白踦。【註】前左脚白。又【釋蟲】蠨蛸長踦。【註】小鼄鼅長脚者。 又【廣韻】居綺切【集韻】【韻會】舉綺切,𠀤音掎。【公羊傳·成二年】相與踦閭而語。【註】閭,當道門。閉一扇,開一扇,一人在外,一人在內,曰踦閭。【韓非子·亡徵篇】必其治亂,其强弱相踦者也。又【集韻】於義切,音倚。義同。 又【集韻】語綺切,音蟻。觸也。【莊子·養生主】膝之所踦。【音義】刺也。 又【集韻】居宜切,音羈。與羇同。旅寓。 又【揚子·太𤣥經】益以踦贏二贊成三百六十五日。

    汉语字典

    [①][qī]
    [《廣韻》去奇切,平支,溪。]
    (1)指一只脚。
    (2)脚跛,行走不便。亦指跛脚的人。
    (3)偏重。
    (4)亏缺,不足。
    (5)见“踦”。
    [②][jī]
    [《集韻》居宜切,平支,見。]
    (1)单只;独只。
    (2)引申为单独;孤独。
    (3)通“奇”。数奇,谓命运不好。
    (4)见“踦2踦”。
    [③][jǐ]
    [《廣韻》居綺切,上紙,見。]
    (1)脚胫。
    (2)蜷曲貌。
    [④][yǐ]
    [《集韻》隱綺切,上紙,影。]
    (1)抵住。
    (2)依据;依从。
    (3)倚立;偏倚。参见“踦4閭”。
    [⑤][yì]
    [《集韻》於義切,去寘,影。]
    足。

    音韵参考

    [广 韵]:去奇切,上平5支,qī,止開三平支B溪
    [平水韵]:上平四支·上声四纸·去声四寘
    [粤 语]:gei2hei2ji2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