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辧的意思
辧的拼音 biàn
注音 ㄅㄧㄢˋ
部首笔画 7
繁体字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
辧的笔顺捺横捺撇横横撇折撇捺横捺撇横横竖
辧的意思、基本意思
  • UVUH
  • UniCode
    U+8FA7
  • 五行
  • UVUH
  • 四角号码
    00441
  • 规范汉字
  • 仓颉
    YJSHJ
  • GBK编码
    DE6C
  • 基本解释


    biàn   ㄅㄧㄢˋ
    ◎ 古同“辨”。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下】【辛字部】 辧;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251第19(点击查看原图)
    同辨。【說文】判也。 【字彙】从力與从刀不同,力取致力之義,刀取判別之義。

    汉语字典

    [①][biàn]
    [《廣韻》符蹇切,上獮,並。]
    “班2”的被通假字。亦作“辧1”。“釆1”的今字。
    (1)辨别;区分。
    (2)不同,区别。
    (3)明白;清楚。
    (4)指明了、详悉。
    (5)谓考问而确定。
    (6)表明;显示。
    (7)察看;辨认。
    (8)指察觉。
    (9)谓视觉敏锐,灵敏。
    (10)床足与床身分辨之处。
    (11)通“辯”。争论;辩论。
    (12)通“辯”。辩解;分说。
    (13)通“辯”。谓言辞漂亮、巧妙。
    (14)通“辯”。聪明,有智慧。
    (15)通“徧”。遍及;周遍。
    (16)通“變”。
    (17)通“班”。颁布。
    (18)通“般”。盛;大。
    (19)通“平”。均平。
    (20)通“别”。古代借债的契券。参见“辨合”。
    (21)古代土地面积单位。
    (22)姓。汉有辨武,淮南名士。见《奇姓通》。
    [②][bàn]
    [《廣韻》蒲莧切,去襇,並。]
    “辦1”的古字。亦作“辧2”。
    (1)备办。
    (2)治理。
    (3)成功,办成。
    (4)花费。
    [③][biǎn]
    [《集韻》悲檢切,上琰,幫。]
    通“貶1”。亦作“辧3”。
    损减;贬抑。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辧(辛)同部首字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