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遮迾
遮迾
zhē liè
  • 遮迾的解释
  • 1.见"遮列"。

  • 词语解释:

  • 1.亦作'遮迾'。亦作'遮迣'。亦作'遮厉'。2.列队遮拦。3.引申为阻挡,排斥。遮迾[zhēliè]⒈见“遮列”。
  • 基础解释:

  • 见“遮列”。①列队遮拦。②引申为阻挡,排斥。
  • 引证解释:

  • ⒈见“遮列”。
  • 汉语大词典:

  • 见“遮列”。《汉语大词典》:遮列  拼音:zhēliè亦作“遮迾”。亦作“遮迣”。亦作“遮厉”。(1).列队遮拦。《汉书·鲍宣传》:“凡民有七亡……部落鼓鸣,男女遮迣,六亡也。”颜师古注:“晋灼曰:‘迣,古列字也。’言闻桴鼓之声以为有盗贼,皆当遮列而追捕。”汉马融《围棋赋》:“先据四道兮保角依旁,缘边遮列兮往往相望。”《后汉书·舆服志上》:“诸侯王法驾,官属傅相以下,皆备卤簿,似京都官骑,张弓带鞬,遮迾出入称促。”《三国志·魏志·王朗传》:“夫帝王之居,外则饰周卫,内则重禁门,将行则设兵而后出幄,称警而后践墀,张弧而后登舆,清道而后奉引,遮列而后转毂,静室而后息驾,皆所以显至尊,务戒慎,垂法教也。”《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进迫遮迾,却属辇辂。”李善注引服虔《通俗文》:“天子出,虎贲伺非常,谓之遮迾。”一本作“遮列”。《周礼·夏官·大司马》“遂以蒐田,有司表貉,誓民,鼓,遂围禁”唐贾公彦疏:“按《山虞》皆云,使地之民守其厉禁,谓遮厉之禁,不得非时入也。”明王祎《卮辞》卷一:“民有七亡……部落团结,男女遮迣,六亡也。”清唐孙华《叶忠节公挽诗》:“贼党服清名,罗拜争遮迾。”(2).引申为阻挡,排斥。章炳麟《国故论衡·文学总略》:“独能说一经者,不在此列,谅由学官弟子,曹偶讲习,须以发策决科,其所撰箸,犹今经义而已,是故遮列使不得与也。”
  • 其他释义:

  • 1.见'遮列'。
遮迾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zhē

[zhē]

挡:遮蔽。遮挡。遮拦。遮阳。遮没(mò)。遮阴。 ◎ 掩盖,掩蔽:遮丑。遮盖。遮瞒。遮掩。遮人耳目。 ◎ 古同“庶”,众多。 ◎ 古同“者”,这。

读音:liè

[liè]

拦阻,古代帝王外出时派武士列队警戒,阻止人们通行:“张弓带鞬,遮迾出入。” ◎ 古通“列”,排列:“相与迾乎高原之上。”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