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邦教
邦教
bānɡ jiào
  • 邦教的解释
  • 1.国家的教化。

  • 词语解释:

  • 1.国家的教化。邦教[bāngjiào]⒈国家的教化。
  • 引证解释:

  • ⒈国家的教化。引《书·周官》:“司徒掌邦教。”孔传:“地官卿司徒主国教化。”南朝宋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妄先国胄,侧闻邦教。”唐韩愈《除崔群户部侍郎制》:“地官之职,邦教是先。”司徒掌邦教,因亦借指司徒。《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大啟南康,爰登中鉉,时膺土宇,固辞邦教。”李善注:“萧子显《齐书》曰:建元元年,进位司徒侍中中书监如故,改封南康郡公,邑三千户,渊固让司徒。”刘良注:“固辞邦教谓再让司徒也。司徒掌邦教,故云。”
  • 网络解释:

  • 邦教邦教出自《书·周官》释义国家的教化
  • 综合释义:

  • 国家的教化。《书·周官》:“司徒掌邦教。”孔传:“地官卿司徒主国教化。”南朝宋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妄先国胄,侧闻邦教。”唐韩愈《除崔群户部侍郎制》:“地官之职,邦教是先。”司徒掌邦教,因亦借指司徒。《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大啟南康,爰登中鉉,时膺土宇,固辞邦教。”李善注:“萧子显《齐书》曰:建元元年,进位司徒侍中中书监如故,改封南康郡公,邑三千户,渊固让司徒。”刘良注:“固辞邦教谓再让司徒也。司徒掌邦教,故云。”国家的教化。《书经.周官》:「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扰兆民。」《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朝旨以董司岳牧,敷兴邦教。」
  • 汉语大词典:

  • 国家的教化。《书·周官》:“司徒掌邦教。”孔传:“地官卿司徒主国教化。”南朝宋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妄先国胄,侧闻邦教。”唐韩愈《除崔群户部侍郎制》:“地官之职,邦教是先。”司徒掌邦教,因亦借指司徒。《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大启南康,爰登中铉,时膺土宇,固辞邦教。”李善注:“萧子显《齐书》曰:建元元年,进位司徒侍中中书监如故,改封南康郡公,邑三千户,渊固让司徒。”刘良注:“固辞邦教谓再让司徒也。司徒掌邦教,故云。”
  • 国语辞典:

  • 国家的教化。邦教[bāngjiào]⒈国家的教化。引《书经·周官》:「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扰兆民。」《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朝旨以董司岳牧,敷兴邦教。」
  • 辞典修订版:

  • 国家的教化。《书经.周官》:「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扰兆民。」《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朝旨以董司岳牧,敷兴邦教。」
邦教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bāng

[bāng]

国:友邦。邻邦。邦交(国和国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邦国(国家)。邦人(本国的人)。

读音:jiào,jiāo

[jiào,jiāo]

指导,训诲:教习。教头。教正。教师。教导。管教。请教。教学相长。因材施教。 ◎ 使,令:风能教船走。 ◎ 指“宗教”:教士。教主。教皇。教堂。 ◎ 姓。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