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钟王
钟王
zhōnɡ wánɡ
  • 钟王的解释
  • 1.三国魏书法家钟繇和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并称。

  • 词语解释:

  • 三国魏书法家钟繇和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并称。钟王(鐘王)[zhōngwáng]⒈三国魏书法家钟繇和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并称。
  • 引证解释:

  • ⒈三国魏书法家钟繇和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并称。引《晋书·王羲之传论》:“伯英临池之妙,无復餘踪;师宜悬帐之奇,罕有遗跡。逮乎钟王以降,略可言焉。”《周书·赵文深传》:“文深雅有钟王之则,笔势可观。”唐皎然《张伯英草书歌》:“先贤草律我草狂,风云阵发愁钟王。”宋欧阳修《试笔·李邕书》:“因见邕书,追求钟王以来字法,皆可以通。”清吴伟业《项黄中家观万岁通天法帖》诗:“近代丹青推董巨,名家毫素重钟王。”
  • 网络解释:

  • 钟王(俄罗斯伊凡大帝钟楼)钟王建造于1733年-1735年。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有一座高大的建筑——伊凡大帝钟楼。它的右侧放置着世界上最重的钟“沙皇钟”,人称钟王。它是俄罗斯铸造艺术的杰作,也是克里姆林宫中的一件无价之宝。
  • 汉语大词典:

  • 三国魏书法家钟繇和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并称。《晋书·王羲之传论》:“伯英临池之妙,无复馀踪;师宜悬帐之奇,罕有遗迹。逮乎钟王以降,略可言焉。”《周书·赵文深传》:“文深雅有钟王之则,笔势可观。”唐皎然《张伯英草书歌》:“先贤草律我草狂,风云阵发愁钟王。”宋欧阳修《试笔·李邕书》:“因见邕书,追求钟王以来字法,皆可以通。”清吴伟业《项黄中家观万岁通天法帖》诗:“近代丹青推董巨,名家毫素重钟王。”
  • 国语辞典:

  • 三国魏钟繇、晋王羲之皆为楷行书法的代表人物,故世并称为「钟王」。钟王[zhōngwáng]⒈三国魏钟繇、晋王羲之皆为楷行书法的代表人物,故世并称为「钟王」。引宋·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至于字法,上逼钟王,下欺颜柳,真是重出世的卫夫人,得其片纸只字者,重如拱璧,一时称他为『书仙』。」
  • 其他释义:

  • 1.三国魏书法家钟繇和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并称。
钟王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zhōng

[zhōng]

金属制成的响器,中空,敲时发声:警钟。编钟(古代乐器。把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各时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数也不同)。钟鼎(古铜器总称,上面铭刻文字)。 ◎ 计时的器具:钟表(钟和表的总称)。座钟。钟鸣漏尽(晨钟已鸣,夜漏将尽。喻年届迟幕)。 ◎ 指某个一定的时间,小时:钟头(小时,如“开了一个钟钟的会”)。 ◎ 杯子。 ◎ 集中,专一:钟情(感情专注)。钟爱(特别爱)。钟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 古代器名,一种圆形铜壶。 ◎ 中国古代计量单位,春秋时齐国

读音:wáng,wàng

[wáng,wàng]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王国。王法。公子王孙。王朝(cháo )。 ◎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王公。王侯。 ◎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王。蜂王。王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 ◎ 大:王父(祖父)。王母(祖母)。 ◎ 姓。

钟王造句
1、金宝街中段路北有一家世界钟王Erwin。 2、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 3、诗友中他与书法大家沈寐叟、郑孝胥也颇交好,受他们书风乃至审美取向的影响,上溯索靖、钟王,乃至从黄道周、倪元璐等处汲取养分,都是顺理成章的。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