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错指
错指
cuò zhǐ
  • 错指的解释
  • 1.语本《汉书.文三王传》﹕"有汉使者来﹐李太后欲自言﹐王使谒者中朗胡等遮止﹐闭门。李太后与争门﹐措指﹐太后啼呼﹐不得见汉使者。"颜师古注﹕"晋灼曰﹕'许慎云"措﹐置"。字借以为笮耳。'音壮客反﹐谓为门扉所笮。"后因以"错指"比喻处于困境。错﹐通"笮"。

  • 词语解释:

  • 1.语本《汉书.文三王传》﹕'有汉使者来﹐李太后欲自言﹐王使谒者中朗胡等遮止﹐闭门。李太后与争门﹐措指﹐太后啼呼﹐不得见汉使者。'颜师古注﹕'晋灼曰﹕'许慎云'措﹐置'。字借以为笮耳。'音壮客反﹐谓为门扉所笮。'后因以'错指'比喻处于困境。错﹐通'笮'。
  • 基础解释:

  • 比喻处于困境。错﹐通/'笮/'。
  • 引证解释:

  • ⒈语本《汉书·文三王传》:“有汉使者来,李太后欲自言,王使謁者中朗胡等遮止,闭门。引李太后与争门,措指,太后啼謼,不得见汉使者。”颜师古注:“晋灼曰:‘许慎云“措,置”。字借以为笮耳。’音壮客反,谓为门扉所笮。”后因以“错指”比喻处于困境。错,通“笮”。汉王充《论衡·解除》:“病人困篤,见鬼之至,性猛刚者挺剑操杖,与鬼战鬭。战鬭壹再,错指受服。”
  • 网络解释:

  • 错指错指,读音cuòzhǐ,汉语词语,指困境。
  • 综合释义:

  • 语本《汉书·文三王传》:“有汉使者来,李太后欲自言,王使謁者中朗胡等遮止,闭门。李太后与争门,措指,太后啼謼,不得见汉使者。”颜师古注:“晋灼曰:‘许慎云“措,置”。字借以为笮耳。’音壮客反,谓为门扉所笮。”后因以“错指”比喻处于困境。错,通“笮”。汉王充《论衡·解除》:“病人困篤,见鬼之至,性猛刚者挺剑操杖,与鬼战鬭。战鬭壹再,错指受服。”
  • 网友释义:

  • “错指”出于语本《汉书·文三王传》,拼音为cuòzhǐ。
  • 汉语大词典:

  • 语本《汉书·文三王传》:“有汉使者来,李太后欲自言,王使谒者中朗胡等遮止,闭门。李太后与争门,措指,太后啼謼,不得见汉使者。”颜师古注:“晋灼曰:‘许慎云“措,置”。字借以为笮耳。’音壮客反,谓为门扉所笮。”后因以“错指”比喻处于困境。错,通“笮”。汉王充《论衡·解除》:“病人困笃,见鬼之至,性猛刚者挺剑操杖,与鬼战斗。战斗壹再,错指受服。”
错指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cuò

[cuò]

不正确,与实际不符:差错。过错。错讹。错谬。错觉。错怪。不错。错爱。将错就错。 ◎ 交叉着:交错。错乱。错杂。错综(纵横交叉)。错动。错落(交错纷杂)。盘根错节。 ◎ 叉开:错开。错车。错过机会。 ◎ 用来打磨玉石的石头: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 打磨玉石:攻错。 ◎ 镀金、银,涂饰:错金。错银。错彩镂金。

读音:zhǐ

[zhǐ]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手指。巨指(大拇指)。指甲。指纹。指印。屈指可数。 ◎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下了三指雨。 ◎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指着。指画。指南针。指手画脚。 ◎ 点明,告知:指导。指引。指正。指责。指控(指名控告)。指摘。指挥。指日可待。 ◎ 直立,竖起:令人发(fà)指(形容极为愤怒)。 ◎ 意向针对:指标。指定。 ◎ 古同“旨”,意义,目的。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