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锟铻
锟铻
kūn kūn
  • 锟铻的解释
  • 1.亦作"锟鋘"。亦作"锟吾"。 2.山名。 3.古利剑名。亦泛指宝剑。

  • 词语解释:

  • 锟铻kūnwú。(1)亦作“昆吾”。古剑名。锟铻[kūnwú]⒈亦作“昆吾”。古剑名。例四大将轮四把锟铻剑,和孙大圣上前骂战。——《西游记》西戎献锟鋙之剑。——《列子·汤问》英nameofanancientsword;
  • 基础解释:

  • 古剑名。
  • 引证解释:

  • ⒈亦作“錕鋘”。亦作“錕吾”。⒉山名。《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两鋘殖吾宫”元徐天祜注:“刀名。参见“昆吾”。引錕鋘山出金,作刀可切玉。”⒊古利剑名。亦泛指宝剑。引《列子·汤问》:“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錕鋙之剑,大浣之布。其剑长尺有咫,练钢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
  • 网络解释:

  • 锟铻又玄色所做《哑舍》Ⅱ中有锟铻刀,为两把,一把锟刀,一把铻刀。分别在陆子冈和夏泽兰(扶苏的转世,女)手中。哑舍老板吩咐不可让它沾上鲜血,为琢玉之器
  • 综合释义:

  • 亦作“錕鋘”。亦作“錕吾”。山名。《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两鋘殖吾宫”元徐天祜注:“刀名。錕鋘山出金,作刀可切玉。”参见“昆吾”。古利剑名。亦泛指宝剑。《列子·汤问》:“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錕鋙之剑,大浣之布。其剑长尺有咫,练钢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
  • 汉语大词典:

  • 亦作“锟鋘”。亦作“锟吾”。(1).山名。《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两鋘殖吾宫”元徐天祜注:“刀名。锟鋘山出金,作刀可切玉。”参见“昆吾”。(2).古利剑名。亦泛指宝剑。《列子·汤问》:“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锟铻之剑,大浣之布。其剑长尺有咫,练钢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
  • 国语辞典:

  • 古代的宝刀、宝剑。以昆吾山上的赤铜打造成。《列子.汤问》:「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锟铻之剑,火浣之布。」也作「昆吾」。锟铻[kūnwú]⒈古代的宝刀、宝剑。以昆吾山上的赤铜打造成。也作「昆吾」。引《列子·汤问》:「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锟铻之剑,火浣之布。」
  • 其他释义:

  • 1.亦作'锟鋘'。亦作'锟吾'。2.山名。3.古利剑名。亦泛指宝剑。
锟铻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kūn

[kūn]

〔锟铻〕古书上记载的山名,所出铁可造剑,因此宝剑也称“锟铻”。亦作“昆吾”。 ◎ (錕)

读音:wú,yǔ

[wú,yǔ]

〔锟铻〕见“锟”。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