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镇遏
镇遏
zhèn è
  • 镇遏的解释
  • 1.平定﹔制止。 2.谓押运护送﹐防止抢劫。

  • 词语解释:

  • 1.平定﹔制止。2.谓押运护送﹐防止抢劫。镇遏[zhènè]⒈平定;制止。⒉谓押运护送,防止抢劫。
  • 基础解释:

  • 平定﹔制止。谓押运护送﹐防止抢劫。
  • 引证解释:

  • ⒈平定;制止。引《宋书·刘锺传》:“冶亭羣盗数百夜袭钟垒,距击破之。时大军外讨,京邑扰惧,钟以不能镇遏,降号龙威将军。”唐颜真卿《蒲州刺史谢上表》:“将以镇遏艰虞,导扬德泽,拜命之日,以荣为忧。”宋欧阳修《乞出第二札子》:“不能建明大义,镇遏羣言。”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其大要在镇遏戎狄,使声息相近,动不得逞。”⒉谓押运护送,防止抢劫。引《元史·兵志二》:“﹝延祐元年﹞枢密院官奏:‘中书省言,江浙春运粮八十三万六千二百六十石,取日开洋,前来直沽,请预差军人镇遏。’詔依年例,调军一千名,命右卫副都指挥使伯颜往镇遏之。”
  • 网络解释:

  • 镇遏镇遏的释义是平定,出自《宋书·刘锺传》
  • 综合释义:

  • 平定;制止。《宋书·刘锺传》:“冶亭羣盗数百夜袭钟垒,距击破之。时大军外讨,京邑扰惧,钟以不能镇遏,降号龙威将军。”唐颜真卿《蒲州刺史谢上表》:“将以镇遏艰虞,导扬德泽,拜命之日,以荣为忧。”宋欧阳修《乞出第二札子》:“不能建明大义,镇遏羣言。”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其大要在镇遏戎狄,使声息相近,动不得逞。”谓押运护送,防止抢劫。《元史·兵志二》:“﹝延祐元年﹞枢密院官奏:‘中书省言,江浙春运粮八十三万六千二百六十石,取日开洋,前来直沽,请预差军人镇遏。’詔依年例,调军一千名,命右卫副都指挥使伯颜往镇遏之。”
  • 汉语大词典:

  • (1).平定;制止。《宋书·刘钟传》:“冶亭群盗数百夜袭钟垒,距击破之。时大军外讨,京邑扰惧,钟以不能镇遏,降号龙威将军。”唐颜真卿《蒲州刺史谢上表》:“将以镇遏艰虞,导扬德泽,拜命之日,以荣为忧。”宋欧阳修《乞出第二札子》:“不能建明大义,镇遏群言。”明谢肇浙《五杂俎·地部一》:“其大要在镇遏戎狄,使声息相近,动不得逞。”(2).谓押运护送,防止抢劫。《元史·兵志二》:“﹝延祐元年﹞枢密院官奏:‘中书省言,江浙春运粮八十三万六千二百六十石,取日开洋,前来直沽,请预差军人镇遏。’诏依年例,调军一千名,命右卫副都指挥使伯颜往镇遏之。”
镇遏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zhèn

[zhèn]

压:镇尺(用金属、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用来压书和纸。亦称“镇纸”,“压尺”)。镇痛。 ◎ 以武力维持安定:镇压(用强力压制,不许进行政治活动)。镇反。镇服。镇慑。镇守。 ◎ 安定:镇静。镇定。 ◎ 军事上重要的地方:边防重镇。 ◎ 中国县以下的行政区划单位。 ◎ 较大的集市:城镇。村镇。 ◎ 把饮料等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凉:冰镇。 ◎ 整个一段时间:镇日(整天)。 ◎ 时常:十年镇相随。 ◎ 中国明、清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 ◎ 姓。

读音:ě

[ě]

阻止:遏止。遏制。遏抑。怒不可遏。 ◎ 古同“害”:“无遏尔躬”。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