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长尾叶猴zhǎng wěi yè hóu
长尾叶猴栖息在热带或亚热带森林里,以吃树叶为主;尾很长,适于树栖,体型纤细,白天活动,夜晚树栖,并有季节性垂直迁移现象。结群生活,多时可达几十只。除藏南以外,还分布于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和巴基斯坦等地。在中国,长尾叶猴已濒于灭绝,已被列为一类保护动物。
详细解释
形态特征
长尾叶猴是叶猴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约70cm,体重约20kg。尾长达100厘米以上。颊毛和眉毛发达。长尾叶猴以几乎与身长相当甚或更长的尾部得名。体 毛主要为黄褐色,额部有一些灰白色的毛,呈旋状辐射,面颊上有一圈白色的毛。身披灰黄褐色长毛(有的毛色暗些)。头顶冠毛,真如戴着一顶帽。眉毛向前长出,也很长。头、面、颏、喉都长有白毛,长相颇为潇洒。但初生时毛色不同,为棕黑色,到二至五个月大时成为浅灰色,随后逐渐变成黄褐色,成年才转成灰黄褐色。头部圆,吻部短,四肢都很长,尾巴更长,呈土灰色或灰棕色,幼小时非常可爱。
分布情况
中国的西藏聂拉木、樟木、吉隆、朋曲河谷、西绒辖河谷、亚东、墨脱、马藏布河谷、波曲河谷、吉隆河谷、门隅、洛渝等地,有喜马拉雅(P. e. schistaceus)和亚东(P. e. lania)两个亚种。
国外见于喜马拉雅山中段的印度、克什米尔、尼泊尔、锡金、巴基斯坦、斯里兰卡。
长尾叶猴主要栖息在热带森林和亚热带的长绿阔叶林 中,有时也会在温带的针阔混交林中活动。因此,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坡地区,从低地到高山都能看到他们地身影。栖息在印度寺庙附近地长尾叶猴,被奉为神猴,没人敢动它们,因而得到很好地保护。在老虎顶山庄附近就有一群长尾叶猴。
老虎顶山庄的长尾叶猴,有30~40只,它们就在山庄周围地树林里游荡活动,很好观察。开始时我怕惊吓它们,总是站在比较远的地方用望远镜观察。后来发现有些游客走到很近的距离拍照,它们也若无其事。看来,它们早已习惯游客们的存在,不在乎人类的接近和观察它们。意识,我也不短缩短距离,对它们进行细致观察。
长尾叶猴四肢细长,身体苗条。从它们的体形和四肢判断,这种猴子非常适应树栖生活。它们在树上特别活跃,窜跳攀爬,嬉戏打闹,使寂静的树林变的非常热闹。它们有时也下地活动,但它们在地上活动时警惕性很高,比较难以接近,与人类保持相对较远的安全距离。
老虎顶位于奇特旺国家公园的西南角,南边与印度接壤,有连绵不断的大片茂密森林,在离老虎顶山庄不到两公里的森林中有看到了金钱豹的脚印,随后,又看到几只豺 在森林里活动。原来长尾叶猴选择在老虎顶山庄周围活动,时因为这里有人居住,大型食肉动物很少进入,它们可以避免被豺和其他食肉动物捕食。这些聪明的动物把人类的活动区变成了自己的保护伞。
字义分解
读音:cháng,zhǎng
[cháng,zhǎng]
两端的距离:长度。
◎ 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长短。长空。长短句(词的别名)。长夜(a.漫长的黑夜;b.喻黑暗的日子)。长风破浪(喻志趣远大)。长歌代哭(以歌代哭)。
◎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长。专长。各有所长。
◎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
读音:wěi,yǐ
[wěi,yǐ]
鸟兽虫鱼等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尾巴。尾鳍。鸟尾。
◎ 末端:排尾。船尾。尾声。尾骨。尾灯。尾数。尾音。结尾。扫尾。虎头蛇尾。
◎ 在后面跟:尾随。尾追。
◎ 量词,指鱼:三尾鱼。
◎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读音:shè,xié,yè
[shè,xié,yè]
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树叶。菜叶。叶子。叶落归根。一叶知秋。一叶蔽目(喻目光短浅,常被眼前细小事物所遮蔽,看不到远处、大处。亦称“一叶障目”)。
◎ 像叶子的:铁叶。百叶窗。
◎ 同“页”。
◎ 世,时期:初叶。末叶。
◎ 姓。
读音:hóu
[hóu]
哺乳动物,种类很多,行动灵活,好群居:猴子。猿猴。猴戏。猴头。猴拳。猴枣(中医指猕猴内脏的结石)。
◎ 喻机灵的人:猴儿精。
◎ 方言,乖巧,机敏(多指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