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闕的意思
闕的拼音 què
注音 ㄑㄩㄝˋ
部首笔画 8
繁体字
汉字结构半包围结构
造字法
闕的笔顺竖折横横竖折横横捺撇横折竖撇撇折撇捺
闕的意思、基本意思
  • UUBW
  • UniCode
    U+95D5
  • 五行
  • UUBW
  • 四角号码
    77482
  • 规范汉字
  • 仓颉
    ANTUO
  • GBK编码
    EA49
  • 基本解释


    què   ㄑㄩㄝˋ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上】【門字部】 闕;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340第06(点击查看原图)
    【廣韻】袪月切【集韻】【韻會】【正韻】丘月切,𠀤音𦁐。【說文】門觀也。【徐曰】中央闕而爲道,故謂之闕。【玉篇】象魏闕也。【廣韻】闕在門兩旁,中央闕然爲道也。【正韻】宮門雙闕也。【韻會】爲二臺于門外,作樓觀於上,上員下方,以其縣法謂之象魏。象,治象也。魏者,言其狀魏魏然高大也,使民觀之,因爲之觀,兩觀雙植,中不爲門。又宮門、寢門、冢門皆曰闕。【古今注】闕,觀也。古每門樹兩觀於其前,所以標表宮門也。其上可居,登之則可遠觀,故謂之觀。人臣將至此,則思其所闕,故謂之闕。【爾雅·釋宮】觀謂之闕。【詩·鄭風】挑兮達兮,在城闕兮。【傳】乗城而見闕。【左傳·莊二十一年】鄭伯享王于闕西辟。【註】闕,象魏也。【史記·高祖紀】立東闕、北闕。又【秦本紀】築冀闕。【註】劉伯莊云:冀猶記事,闕卽象魏也。 又【廣韻】失也,過也。 又【集韻】乏也,空也。 又【增韻】不恭也。 又【玉篇】少也。【左傳·成十三年】又欲闕翦我公室。 又【廣韻】不供也。【左傳·襄四年】敞邑褊小,闕而爲罪。【註】闕,不供也。 又【增韻】虛也。【禮·禮運】三五而闕。【註】一盈一闕,屈伸之義也。 又【增韻】游車補闕者曰遊闕。【周禮·春官·車僕】掌戎路之萃,廣車之萃,闕車之萃。【註】闕車,所用補闕之車也。【左傳·宣十二年】潘黨率游闕四十乗。【註】游車,補闕者。 又不合也。【前漢·王莽傳】歸師勿遏,圍城謂之闕。【註】此兵法之言也。闕,不合也。 又毀也。【禮·曾子問】入自闕。【註】闕,謂毀宗也。 又【正韻】闕翟后服刻繒爲衣,不畫也。【周禮·天官·內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緣衣)。【註】闕狄,畫羽飾。展衣,白衣也。【詩·衞風·玼兮玼兮其之翟也傳】褕翟,闕翟,羽飾衣也。 又劒名。【荀子·性惡篇】闔閭之干將、莫邪、鉅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劒也。 又國名。【左傳·昭十五年】闕鞏之甲。【註】闕鞏國所出鎧。 又獸名。【爾雅·釋獸】闕洩多狃。【疏】闕泄,獸名。其脚多狃。狃,指也。 又山名。【前漢·司馬相如傳】遺屯騎於𤣥闕兮。【註】𤣥闕,北極之山也。 又塞名。【戰國策】乃摩燕烏集闕,見說趙王於華屋之下。【註】闕,塞名也。又【史記·周本紀】西周恐,將天下銳師出伊闕,攻秦。【註】括地志云:在洛州南十九里。 又【廣韻】姓也。出下邳。漢有荆州刺史闕羽三。 又【正韻】亦作屈。 又【正韻】其月切,音橜。【左傳·隱元年】潁考叔曰:若闕地及泉。又【襄二十一年】方暑闕地,下冰而牀焉。【吳語】闕爲石郭,陂漢以象帝舜。【註】闕,穿也。【管子·山權數篇】北郭有掘闕而得龜者。【註】穿地至泉曰闕。 又【韻補】叶音檜。【程曉·贈傅𤣥詩】元服初加,萬福咸會。赫赫應門,嚴嚴朱闕。 又叶音乞。【班固·北征頌】雷震九原,電曜高闕。金光鏡野,武旗冒日。 又叶音卻。【鄭虔季·贈陸雲詩】𥡆𥡆閶闔,南端啟籥。庶明以庸,帝聽式闕。
    考證:〔【左傳·成十三年】又欲闕剪我公室。〕 謹按剪字下从羽今改翦。〔【正韻】闕翟后服刻繪爲衣,不畫也。〕 謹照原文刻繪改繒。〔【管子·山權數篇】北郭有拙闕而得龜者。〕 謹照原文拙闕改掘闕。

    汉语字典

    [①][què]
    [《廣韻》去月切,入月,溪。]
    亦作“1”。“屈3”的被通假字。“阙1”的繁体字。亦作“1”。
    (1)宫门、城门两侧的高台,中间有道路,台上起楼观。
    (2)借指宫廷,帝王所居之处。后也借指京城。
    (3)古代神庙、坟墓前两旁的巨柱,多用石雕成。
    (4)古代仕宦之家门前所树用以旌表的建筑物。
    (5)泛指门户。
    (6)两山夹峙的地方。
    (7)两眉之间的部位。
    (8)古剑名。
    [②][quē]
    [《廣韻》去月切,入月,溪。]
    “阙2”的繁体字。
    (1)缺误;疏失。
    (2)空隙;缺口。
    (3)指(感情上的)裂痕;嫌隙。
    (4)空缺着;没有。
    (5)缺乏;稀少。
    (6)残缺;不完善。
    (7)欠;应给的未给。
    (8)衰微。
    (9)缺憾。
    (10)官位空缺;官员的缺额。
    (11)缺席;应到而不到。
    (12)姓。汉代有阙栩。见《後汉书·献帝纪》。
    [③][jué]
    [《集韻》其月切,入月,羣。]
    “阙3”的繁体字。
    (1)除去;失去。
    (2)侵损;削减。
    (3)通“掘”。
    (4)通“厥”。

    音韵参考

    [上古音]:月部溪母,khiuat
    [广 韵]:去月切,入10月,que,山合三入元溪
    [平水韵]:入声六月
    [粤 语]:kyut3
    [闽南语]:khoat4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