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隐逸造句

1、室名别号产生于东晋之前,盛于明清,其与东晋以前文人隐逸风尚相联系,彰显了文人独立的人格精神。

隐逸

2、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於先君,布仁心於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

3、但因为那幅《桃源隐逸图》虽然已经过了赎当期,但还并不是死当,如果抵押这幅画的人知道这件事情,前来赎当的话,又会是一番麻烦事。

4、文人通过咏史组诗的创作,流露出隐逸情结和对贤君能臣的期盼。

5、中国的文学传统中,很少有真正的隐逸文学,很少有纯粹的文字游戏,即便是最富有形式感的织锦回文诗,都要附丽在表达对丈夫思念的深情中。

6、在人生观与佛道观方面,储光羲在隐逸性质、陶渊明思想的接受、道家思想的接受三个方面相对王维和孟浩然而言是不同的。

7、可见其韬晦隐逸,托身为诗人,永矢以茅屋菜羹而告终。

8、在滋生于宋代特定的社会文化土壤的隐逸精神的影响下,宋词形成了清旷、疏放、空淡的一脉审美风貌.

9、第三讨论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与隐逸志意修而骄王公的思想,最后是结论。

10、遥想当年林氏隐逸的生活与心境,觉得这眼前的一树一石,都在向我启示,并嘲笑着现代人过于迫促嚣乱的文明生活!我浸淫在幽默中。

11、一切隐逸的目的,我相信都如出一辙:要更安闲、更舒适地生活。蒙田

12、其诗中最为突出的是他与山人往来,和处士交往的隐逸之乐和自由孤寂之趣。

13、陈贞慧于顺治十三年卒;冒辟疆在康熙年间,“复以山林隐逸及博学鸿词荐,亦不就”,遂终老于乡里。

14、传统的“隐逸”由此逆转为“小隐隐林薮,大隐隐朝市。”。

15、旧社会,有些知识分子很推崇那种岩居穴处、超然物外的隐逸生活。

云一题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