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雷楔
雷楔
léi xiē
  • 雷楔的解释
  • 1.传说中雷神用以发霹雳的工具。其形如斧楔﹐故称。 2.药物名。即霹雳砧。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二.霹雳砧》。

  • 词语解释:

  • 传说中雷神用以发霹雳的工具。其形如斧楔﹐故称。药物名。即霹雳砧。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二.霹雳砧》。雷楔[léixiē]⒈传说中雷神用以发霹雳的工具。其形如斧楔,故称。⒉药物名。即霹雳砧。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二·霹雳砧》。
  • 引证解释:

  • ⒈传说中雷神用以发霹雳的工具。其形如斧楔,故称。宋沉括《梦溪笔谈·神奇》:“世人有得雷斧、雷楔者云:‘雷神所坠,多於震雷之下得之。’而未尝得见。参见“雷斧”。引元丰中,予居随州,夏月大雷,震一木折,其下乃得一楔,信如所传。凡雷斧多以铜铁为之,楔乃石耳,似斧而无孔。”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四:“纔出城东门未数里,即雷雨骤兴,有黑云追逐,及霹靂一声,而谢秀才震死矣。屡葬则屡为雷所发,伺其肉溃散,乃焚焉。腹中得一雷楔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雍正壬子,有宦家子妇,素无勃谿状。突狂电穿牖,如火光激射,雷楔贯心而入,洞左脇而出。”⒉药物名。即霹雳砧。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二·霹雳砧》。
  • 网络解释:

  • 雷楔雷楔
  • 综合释义:

  • 传说中雷神用以发霹雳的工具。其形如斧楔,故称。宋沉括《梦溪笔谈·神奇》:“世人有得雷斧、雷楔者云:‘雷神所坠,多於震雷之下得之。’而未尝得见。元丰中,予居随州,夏月大雷,震一木折,其下乃得一楔,信如所传。凡雷斧多以铜铁为之,楔乃石耳,似斧而无孔。”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四:“纔出城东门未数里,即雷雨骤兴,有黑云追逐,及霹靂一声,而谢秀才震死矣。屡葬则屡为雷所发,伺其肉溃散,乃焚焉。腹中得一雷楔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雍正壬子,有宦家子妇,素无勃谿状。突狂电穿牖,如火光激射,雷楔贯心而入,洞左脇而出。”参见“雷斧”。药物名。即霹雳砧。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二·霹雳砧》。
  • 汉语大词典:

  • (1).传说中雷神用以发霹雳的工具。其形如斧楔,故称。宋沈括《梦溪笔谈·神奇》:“世人有得雷斧、雷楔者云:‘雷神所坠,多于震雷之下得之。’而未尝得见。元丰中,予居随州,夏月大雷,震一木折,其下乃得一楔,信如所传。凡雷斧多以铜铁为之,楔乃石耳,似斧而无孔。”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四:“才出城东门未数里,即雷雨骤兴,有黑云追逐,及霹雳一声,而谢秀才震死矣。屡葬则屡为雷所发,伺其肉溃散,乃焚焉。腹中得一雷楔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雍正壬子,有宦家子妇,素无勃溪状。突狂电穿牖,如火光激射,雷楔贯心而入,洞左胁而出。”参见“雷斧”。(2).药物名。即霹雳砧。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二·霹雳砧》。
  • 其他释义:

  • 1.传说中雷神用以发霹雳的工具。其形如斧楔﹐故称。2.药物名。即霹雳砧。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二.霹雳砧》。
雷楔的书写
字义分解

读音:léi,lèi

[léi,lèi]

由于下雨时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空中闪电发出的强大的声音:雷电。雷鸣。雷动。雷雨。雷霆。雷厉风行。 ◎ 军事用的爆炸武器:地雷。鱼雷。布雷。扫雷。雷管。 ◎ 〔雷池〕古水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望江县。现用于成语“不敢越雷雷一步”,喻不敢越出一定的范围。 ◎ 姓。

读音:xiē

[xiē]

填充器物的空隙使其牢固的木橛、木片等:楔子。楔形文字。

云一题(yunyit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云一题 yunyiti.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084号-17